送史唐英二首 其二
陰崖隕天末,朝日上團團。稍覺岷峨近,絕知湖海寬。舜門元自辟,蜀道未應難。富貴風花耳,相看在歲寒。
陰崖隕天末,朝日上團團。稍覺岷峨近,絕知湖海寬。舜門元自辟,蜀道未應難。富貴風花耳,相看在歲寒。
西園負宿約,再此奉君行。云破江天色,風含水樹聲。竹亭烹露茗,舜寺汲深清。日暮酣歌舞,相看別有情。
未得酒中趣,難言我獨醒。小儒初問道,達士豈徇名。南郭晝多雨,西郊陰復晴。行廚頻供客,何處異鄉情。
舊識將軍面,曾同八座來。末寮今白首,陳跡半蒼苔。舞榭風生幔,蓮池錦作堆。容知北臺使,重接此時杯。
避暑出城慣,喬林芳意多。種瓜人已遠,擁蓋客重過。風土安殊俗,乾坤合太和。清朝啟良宴,不樂復如何。
北固樓前萬頃秋,月明風定大江流。
從來此地多英杰,果有奇才副簡求。
秀氣一天開夜色,威名千里駕潮頭。
山川長在人難老,應抱文章入相周。
無官有子足忘憂,勉為攀轅且暫留。
吳下歸期三徑待,海東儒效十年收。
相看我輩同霜鬢,應使公卿愧黑頭。
好與曲園譚佚事,鐵瓶入地杳難求。
十日狂風不偶然,
未教桃李斗嬋娟。
關西將士曾如此,
直入齊宮斬小憐。
倒到月圓已及瓜,金腸舍肺吐丹霞。回頭天地皆青玉,瞥眼山河盡紫花。雙手扶將千劫柳,兩人同御萬京車。玄精樂奏鸞鳳陣,一席陵岡裊玉跏。
紅鶴飛鳴聽玉珰,紫云深處唱金羊。一杯膠雨山河嘯,千鏡澄風宇宙香。寶氣紛籠青鳳影,天花爭漾赤龍光。萬霄團結玲瓏璧,一體清寧日月長。
吾師在海上,風濤萬頃深。
吾友在山中,樵徑作微吟。
高山有清韻,流水無競心。
孤往興未己,呼僮囊素琴。
寧辭一再鼓,會須有知音。
解郡復解郡,解郡乃吾志。談笑離別間,行我心上事。
馭世既闊疏,賦性復粗梗。圣恩天地寬,使我全首領。
母老兒亦老,何幸得生全。故鄉有敝廬,菽水盡馀歡。
拂袖歸田園,閉門謝卿相。白云有去來,青山本無恙。
記得秋河逢七夕,纖纖蘭月樓西。牽牛花下手曾攜。爭持連愛縷,低拜祝星期。
碧露泠泠吹袖濕,繡屏燭影光微。玉蕤煙冷鳳凰兒。待他珠斗轉,檐網幾絲垂。
迢遞城南路,云深古寺幽。
野花隨地發,溪水傍門流。
梵響林間度,香煙檻外浮。
蒲團若可住,便此長勾留。
受祉林泉頤養年,世家耆德自天全。
少時劍佩登三殿,久任吳淞撫九阡。
行儉銓衡有令譽,廣平才藻入清篇。
修齡喜得人間壽,雪作須眉興欲仙。
三賢品坐一枰棋,
日永官閒對紫薇。
好袖玉堂揮翰手,
不爭勝負是知幾。
山陵使者漢臣尊,丹陛酬功禮數繁。
插羽瓊條參鼎位,延芳珠樹傍臺垣。
錫圭更綰中書印,拖玉頻趨太極門。
回首郁蔥佳色里,早攄忠藎答皇恩。
只恐山靈俗駕回。海鷗飛下莫驚猜。機心消盡重徘徊。
宿雨乍晴千澗落,曉云微露兩山排。新苗時翼好風來。
宵長人靜。刮地東風緊。冷逼羅幬眠未穩。難遣離愁千頃。
起來閑倚窗紗。夜深誰撥琵琶。聽得小鬟私語,月鉤初上梅花。
地僻曾無驛騎迎,皖南傳說賊初平。
寒消應許冰全泮,夜靜偏驚月尚明。
揮灑煙云推老輩,主持風雅仗先聲。
馬洲亦有孤山在,未訪梅花恐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