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其七 寄懷雪蘭、蕊淵、林風、畹蘭諸秭妹
記得秋河逢七夕,纖纖蘭月樓西。牽牛花下手曾攜。爭持連愛縷,低拜祝星期。
碧露泠泠吹袖濕,繡屏燭影光微。玉蕤煙冷鳳凰兒。待他珠斗轉,檐網幾絲垂。
記得秋河逢七夕,纖纖蘭月樓西。牽牛花下手曾攜。爭持連愛縷,低拜祝星期。
碧露泠泠吹袖濕,繡屏燭影光微。玉蕤煙冷鳳凰兒。待他珠斗轉,檐網幾絲垂。
記得七夕節時,看到秋夜銀河,一彎纖細如蘭的月亮掛在樓西。曾與姐妹們在牽牛花下攜手。大家爭著拿起相連的愛縷,低頭拜祭,祈禱美好的姻緣。清涼的露水打濕了衣袖,繡屏上燭影微光閃爍。玉蕤香冷,鳳凰形的飾品也沒了溫度。等待著北斗星轉動,屋檐的蛛網上垂下幾絲蛛絲。
秋河:秋夜的銀河。
纖纖蘭月:形容月亮纖細如蘭。
連愛縷:相連的絲線,可能用于七夕祈福。
祝星期:七夕節有乞巧、祈福姻緣等習俗,這里指祈禱七夕佳節帶來美好。
泠泠:形容清涼的樣子。
玉蕤:一種香料。
珠斗:指北斗星。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與雪蘭、蕊淵、林風、畹蘭等姐妹們分別后,在七夕節觸景生情,回憶起與姐妹們共度七夕的美好時光,從而寫下這首詞來寄托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懷念姐妹,突出特點是通過七夕節的場景回憶,營造出溫馨又略帶傷感的氛圍。在文學上展現了女性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優美的創作風格。
此土只見看杏蕊,大梁亦復賣梅花。此心還似庾開府,不惜金錢買取誇。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憶在鄱君舊國傍,馬穿脩竹忽聞香。偶將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幾樹芳。
曾見竹籬和樹夾,高枝斜引過柴扉。對門獨木危橋上,少婦髻鬟猶戴歸。
此去吾鄉二千里,不看素萼兩三年。移根種子誰辛苦,上苑偷來值幾錢。
天際微云帶薄妍。
斜陽去后月明前。
此時回望總凄然。
鏡里長看新綽約,
夢中還覓舊纏綿。
芙蓉花發自年年。
地僻居閑絕可人,殷勤過我抱桐君。
聲中知有遼天鶴,彈散華亭一片云。
聲跡相聞忽此逢,杖藜蕭散一相從。
平生詩酒真吾事,何處江山不爾容。
芳草自生南北路,孤云難系往來蹤。
異時荒戍長回首,風送石城樓上鐘。
節鉞遠經過,邊城勝概多。云開山聳翠,風靜海無波。
錦轡閑騕裊,龍文耀太阿。清時洗兵甲,期為挽天河。
昔仰韓忠獻,今逢郭令公。將星懸碧漢,豪氣貫長虹。
千里帡幪下,三軍節制中。功成上麟閣,不愧古英雄。
絳節新從海外移,錦囊又補紀游詩。三千帑運籌加賑,十萬生靈免阻饑。
憂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遲。社倉重踵南康議,他日澎山系去思。
領略芝顏笑語親,金針密度指迷津。揮毫字挾風霜氣,下榻光生雨露春。
早有瑤篇公海內,又攜珊網遍湖濱。探懷欲把心香爇,不省云泥隔此身。
紫鸞雙,青鳳兩。縹緲碧城云上。
蘭氣近,王光分。同披綠柳勻。
蓬萊路。三千阻。留下清風一樹。
天似水,月如霜。人間奈夜長。
青銅峽口過輕舟,
百八亭亭塔影浮。
奇絕兩山中擘處,
黃河千古自東流。
日腳收新雨,
禪房早得秋。
重來應更好,
誰與共清幽。
攜筇得得訪云關,恰值東湖賀監還。
泉石主人元好事,塵埃游子暫偷閑。
心輕齊組知靈運,文滿浯溪服次山。
秖恐東風喚歸棹,江頭楊柳已堪攀。
東狼西虎日耽眈,我欲批鱗叩帝關。
幾度丹誠憂國是,十年素食忝朝班。
身羈輦轂風塵下,心在長林豐草間。
瞬息雷霆驚下界,家人寧得望生還。
蹴踏閑愁,先生被卻拘墟也。
夢馀醒暇。叉手槐涼下。
樹畔驢兒,有似邯鄲野。
歸去者。炊成瀟灑。莫道黃梁啞。
君居江上村,我家竹西住。
花外有高樓,望見江上樹。
指點翠屏洲,約略云深處。
伊人隔蒹葭,秋江寄慨慕。
西風白下門,形影兩相赴。
寥寥天地間,忽忽感此遇。
久要指江水,斜陽共歸路。
荷蘭城外靜鯨鯢,細柳軍容振鼓鼙。
旌旆沖波光閃爍,艨艟拍浪影離迷。
王朝赫赫聲靈遠,海國桓桓步伐齊。
卻喜歸來乘暮汐,沙燈漁火滿長堤。
小住為佳耳,萬事總繇天。乞天判與沉醉、斷送奈何年。往日寶刀橫吹,入夜清燈疏雨,鬢發暮云寒。吾老是鄉矣,雙袖百花前。
倦司馬、窮阮籍,只高眠。宿酲剛醒,又問明月可曾圓。長策瓊臺采藥,小隱于陵織履,雅操仗君全。放眼憑欄久,風露正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