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北趙司倉三首 其三
廷尉年來犴獄清,更憑藻鑒惠諸生。
新奇往往多聞罷,樸魯區區亦竟成。
已見規橅通造化,會看勛業正鈞衡。
先生小試澄清手,天下颙颙望太平。
廷尉年來犴獄清,更憑藻鑒惠諸生。
新奇往往多聞罷,樸魯區區亦竟成。
已見規橅通造化,會看勛業正鈞衡。
先生小試澄清手,天下颙颙望太平。
廷尉近年來監獄里很清平,又憑借著敏銳的鑒別力惠及眾多學子。常常聽聞許多新奇之事,資質愚鈍的人最終也能有所成就。已經看到其規范通于自然造化,定能看到他建立功勛執掌大權。先生小試整治社會的手段,天下人都殷切盼望太平。
廷尉:古代官職名,掌管刑獄。這里可能借指趙司倉。
犴獄:監獄。
藻鑒:指品評和鑒別人才。
樸魯:質樸魯鈍,指資質不高的人。
規橅:規范、模式。
鈞衡:比喻國家政務重任,也指執掌國政的人。
澄清:指整治混亂的局面,使天下太平。
颙颙:形容仰慕期待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司法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趙司倉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贊賞以及對太平社會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司倉在司法和培育人才方面的功績,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賢能官員的期盼。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孟春猶寒,終而復始。
釋迦老子是系驢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紙。
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棄繻猶及到燕關,
慘淡風云十載還。
狼鬣自從當日舞,
龍髯能得幾人攀!
漢陵弓劍存亡后,
晉室衣冠興廢間。
轉眼書生成故老,
慚無媧石補江山!
冉冉山云壓樹低,
村村茅屋帶沙溪。
征旗滿路風初勁,
尊酒長亭日又西。
柏府獨傳烏夜曲,
花驄偏戀錦障泥。
隔林好鳥知人意,
更向離筵盡力啼。
二月三月倏忽過,
桃花杏花參差開。
家憐蝶夢三千里,
腸斷鶯聲十二回。
緩頰懶談天下事,
知心惟有掌中杯。
當門五樹長條發,
待我青青歸去來。
聞道菖蒲節,
龍舟一一修。
雨涼雖少憩,
郡圃不妨游。
生長滄波中,
收羅向書室。
剡藤無不平,
祇恐無椽筆。
沙喜何如沙嫩清,日將紈扇寫黃庭。東華園里閒飛鞚,身似穿花紫燕輕。
青溪一曲接秦淮,舊院樓臺滿水涯。妓女湘蘭稱第一,憐才絕不似裙釵。
傅壽清歌絕可憐,活泉真岕善烹煎。茶經寫出人爭購,字比曹娥態更妍。
顧節風流復尹春,時時作伎若天人。腰肢直與臺城柳,舞殺東風不動塵。
范潤聰明范玨同,兩家書畫并精工。猶言博覽輸王鳳,粉膩全沾萬卷中。
寇媚潘髯大社開,紛紛詩畫客爭來。班如堂里多評藻,溫麗人稱似玉臺。
豪俠人稱脫四娘,揮金不向少年場。一生珠翠交貧士,贏得西鄰笑淡妝。
楊婉工詩及草書,茅君相挾上匡廬。侍兒插柳時時憶,溫潤潘郎玉不如。
風流文藻有湘君,蘭竹枝枝墨氣芬。能說五經誰得似,指揮談麈繞羅裙。
曲中當日最繁華,春到青溪處處花。游冶競遮蘇小路,辭章多在薛濤家。
夢寐周公制作心,
遺編厚貺辱遙臨。
焚香拜罷時開卷,
感激于君定幾深。
絕愛泓然一鑒渟,
肯教塵土犯清泠。
祇緣較德先生似,
不為爭名陸羽經。
重五節,記得在前門。
廟市花盆籠蟋蟀,門攤錦袋養鵪鶉。
榴火帝城春。
清凈慈門剎塵數,
共生如來一妙相。
一一諸相莫不然,
是故見者無厭足。
鸞鳥棲堂廡,不若翔寥廓。
銀河夜落秋江清,寒潭百丈玻璃明。蛟龍水底臥不穩,踴躍化作蒼髯卿。
老枝怪干擎日月,材駭匠石參蒼冥。磯頭暖石正當蔭,鷗鷺時據無人爭。
此翁蟬蛻天地窄,離形去智同莊生。手持釣竿裊蒼玉,直釣不餌絲綸輕。
素書幾葉披不停,鱖鱸有無何足驚。野云作伴飏孤影,海鶴知心鳴一聲。
君不見元真子,又不見嚴子陵。煙波萬頃管不盡,一蓑不換三公榮。
苕溪有客原藏名,龍眠預寫歸舟青。山深日日市朝遠,太史無煩占客星。
皇阪多麟趾,天池必龍翔。
明宰乘兩鳧,列宿動精光。
閉閣鳴弦琴,沉思遠高堂。
嗷嗷林鳥悲,悠悠風木蒼。
撫枕夜五起,慕愛結衷腸。
詎言何從事,白首餐黃糧。
倦游陳緒。驚衰鬢、蕭辰來撫秋樹。有情山色尚窺廊,遙翠晴如雨。試目極、沖寒斷羽。風霜回換成今古。笑袖上黃塵,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緇素。
僧舍半日偷閒,香殘荈冷,問誰糕字同賦。每憐兒女解滄桑,事往鵑魂語。渺城角、炊煙似縷。斜陽車馬荒陂去。更萬蘆,蕭蕭外,淚滴新亭,倚闌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