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耕藉田七首 其一 皇帝出大次用《乾安》。
勤勞稼穡,必躬必親。為藉千畝,以教導民。帝出乎震,時惟上春。天顏咫尺,望之如云。
勤勞稼穡,必躬必親。為藉千畝,以教導民。帝出乎震,時惟上春。天顏咫尺,望之如云。
懶將身世問窮通,邂逅僧軒一席同。
已嘆故家如墜葉,可堪白發共飄蓬。
冥搜固出能言外,妙用都歸指掌中。
咫尺京師莫辭遠,有云何患不乘風。
反衣狐裘矜綠里,月落宵行易淪委。
崎嶇身世等秋蓬,皎皎吾心淡如水。
青云有路誰引目,肯學荒疏輟洗髓。
經營一飽困南北,未易功名輸故紙。
爾來投跡間諸彥,白雪每容參下里。
何殊溺者得尺素,聊謝箕翁徒洗耳。
大官供庖事鉛槧,時引古人同凈幾。
枉老王郎特我賢,華袞相先慙溢美。
清風冷落勞悵望,誰謂云間見黃綺。
因收倦緒聊紡織,半是棄余安足喜。
一片簫韶送下天,游遍華胥如喚起。
從此修途可問津,豈復龍頭卻蛇尾。
薄云疏雨灑雕籠,
槎拂銀潢月上弓。
紅淚半殘歌后燭,
翠濤低涌夢回風。
淬余劍鍔雖為利,
解盡犀棱未見通。
杳杳芝田定何許,
斷魂無計脫驚鴻。
仙苗壽日月,佛界承露雨。
誰為萬年計,乞此一抔土。
扶疏上翠蓋,磊落綴丹乳。
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許。
正恐落人間,采剝四時苦。
養成九節杖,持獻西王母。
勝日欣相得,
曠懷誰與同。
如何四君子,
肯顧一衰翁。
林杪收殘雨,
簷牙遞好風。
歸時不須問,
更待月如弓。
蹭蹬生涯可否間,
強扶衰緒欲觀瀾。
蓬生雖托麻方直,
器就寧嗟木是蟠。
晚寄鄉閭端有謂,
時容雞黍共論歡。
連城未薦難為璞,
莫與堅珉一眼看。
荊溪風物記當時,
吹絮河豚下箸遲。
綠滿金田朝應供,
紅殘朱檻夜論詩。
幅巾已托遺民后,
杓柄猶懷象骨疑。
早晚云間見金臂,
空懸翠竹漫抽枝。
靈臺右鶉首,南北兩山間。
我來春未幾,紅葉繞斑斑。
與君早相求,攜手問兩山。
折花飲清泉,共此一日閑。
君才真健敏,詩句如芝蘭。
娟好秀且靜,馥郁若可餐。
柳君文武甚,睨視萬人豪。
老氣鼓不作,卷旗解弓刀。
上為朝陽桐,下為澗溪毛。
囊中有美實,期子種蟠桃。
張侯溫如鄒子律,
能令陰谷黍生春。
有齊先君之季女,
十年擇對無可人。
箕帚掃公堂上塵,
家風孝友故相親。
廟中時薦南澗蘋,
兒女衣袴得補紉。
兩家俱為白頭計,
察公與人意甚真。
吏能束縛老奸手,
要使鰥寡無顰呻。
但回此光還照己,
平生倦學皆日新。
我提養生之四印,
君家所有更贈君。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無可簡擇眼界平,
不藏秋毫心地直。
我肱三折得此醫,
自覺兩踵生光輝。
團蒲日靜鳥吟時,
爐薰一炷試觀之。
鴻禧已不凡,
崇壽氣尤古。
經始天監謀,
余力保大舉。
十圍人何在,
烏鵲尚如睹。
井泉翳荊棘,
像設半塵土。
視今猶視昔,
一笑才仰俯。
有媿所坐峰,
安得參鶴羽。
臘日頻年未嘗雪,今春雪與臘俱來。
暖歸白傅金蕉葉,寒逼溫郎玉鏡臺。
幾處歡聲動絲竹,一番佳思近離堆。
新詩不以尋梅見,萬里豐登氣已回。
帝藉開千畝,農功先九州。
王孫守耒耜,吏隠極風流。
永夏豐草木,五云衛郊丘。
牛羊臥籬落,賓客解衣裘。
汲井羞熱啜,挽溪供甘柔。
倒靫收蓮的,剖蚌煮鴻頭。
野日草光合,水風荷氣浮。
稻畦下白鷺,林樾應鳴鳩。
主人發清賞,況復佳同游。
歸扇障小雨,真成一賜休。
賞心亭角倚欄桿,
虎住龍蹲自屈蟠。
無復埋金銷勝氣,
空余飛鷺識前灘。
百年名在人何處,
萬里潮平雨送寒。
幾向后庭更白纻,
不堪殘照下魚竿。
烱然五府不受塵,
深山大澤猛虎蹲。
豫章千尺若可抉,
滄溟萬里疑平吞。
秋天一鶚禰正平,
人物南州龐士元。
莫詠濠梁好風月,
當知猿臂出吾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