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熙元年恭上壽圣皇太后至尊壽皇圣帝壽成皇后尊號冊寶十四首 其十三
鞠育保護,母道備矣。密贊親傳,德其至矣。綵服來朝,慈容有喜。既受鴻名,又多受祉。
鞠育保護,母道備矣。密贊親傳,德其至矣。綵服來朝,慈容有喜。既受鴻名,又多受祉。
少女風微柏子香,夜深吹透紫霓裳。緱山月落春回首,應悔吹簫引鳳凰。
月明如水溢秋波,手撚花枝夜思多。玉魄冰魂無著處,欲隨青鳥扣嫦娥。
為親負米,恨庭闈少隔,晨昏蕭索。抱膝旅窗燈火夜,荻影機聲如昨。孺慕情深,倚閭望切,清淚天涯落。生成存孝,淵源應本詩學。
歸時戲舞辨衣,家常茶水,婉轉天倫樂。它日板輿花里奉,百歲筵開高閣。華發歡增,霞觴笑對,老健同秋鶴。奚囊獻出,珠璣顆顆交錯。
人謂詩以窮而工,我謂工詩而后窮。自古詩人多富貴,《雅》《頌》作者何雍容。
間有孤生一枝筆,不與群雅相和同。驅使神鬼出奇怪,雕剜造化開屯蒙。
江山涕泣訴真宰,恐千萬年無鴻濛。然后帝乃降薄罰,捐除祿命稱詩雄。
使公稍能自貶損,登之館閣聲隆隆。公乃愛窮死不悔,君相欲福難為功。
嗚呼《大雅》久淪喪,齊鳴瓦缶輕黃鐘。江河賴此為砥柱,倒障狂瀾使勿東。
萬歲千秋有述作,何須與世問窮通。
榕葉陰陰未著霜。
淺寒猶試夾衣裳。
霧濃煙重遙山暗。
云淡天低去水長。
風淅瀝,景凄涼。
亂鴉聲里又斜陽。
孤帆落處驚鷗鷺,
飛映書空雁字行。
雨露咸沾德澤深,
栽培桃李有甘霖。
弧星彩耀重陽后,
拜祝添籌福海臨。
并生覆載間,肖翹無小大。陰陽所發舒,榮瘁各變態。若為壽命獨,厥有松柏檜。郁郁被澗阿,童童狀車蓋。神明扶正直,霜雪表堅耐。豈不愿擁腫,而使匠石愛。大廈須柱撐,寧免萬牛載。一柱屹擎天,群生此依賴。
尚念楹桷材,無可柞棫拔。風雨任震凌,安宅遍宇內。河流貫陜虢,底柱自中立。江水迸瞿唐,滟滪制其溢。豈此一拳多,云根閟奇質。檜柏相因依,煙霞老山澤。
閟世縱堅久,于人果奚益。漲洪彌八埏,睨視如己溺。巖巖國嵩岱,萬仞峙鐵壁。只手障狂瀾,九鼎奠磐石。我自不動心,深根而寧極。還歸金泉山,采藥鍊金液。
髻趁盤鴉,妝催墜馬,奩衣欲下還停。有兩枝龍鳳,鈿盒裝成。遞向玉奴纖手,回皓腕、自插殷勤。香盟負、簪邊想墜,燭底敲頻。
銷魂。簾前溜也,又拾向裙邊,七寶斜橫。傍檀郎茸帽,微印春痕。昨夜粉蛾窺焰,還曾剔、一剪蘭莖。和伊畫、夢余蕤枕,黯損鸞紋。
憶昔神游姑射山,
夢中栩栩片時還。
冰膚不許尋常見,
故隱輕云薄霧間。
當筵顧曲愧周郎,卻被啼鶯惱斷腸。歌罷祭江人籟寂,商音猶繞碧雞坊。
露冷霜橫夜色清,萬方兵氣悚邊城。當筵忍聽霓裳奏,總是宮槐落葉聲。
枚生作賦處,垂柳青依依。東皇妒青眼,團作飛綿飛。
攀條欲贈遠,繞樹風吹衣。流萍俄已滿,晚日將無歸。
歷歷鷺依岸,明明魚擁磯。潛聞蘆雨澀,盡卷蒲煙微。
棲禽噪林隙,孤磬開僧扉。明鐙水面靜,圓月城隅輝。
卻顧共游處,亂云迷夕霏。
拔地凌霄峰,嵯峨倚寥泬。
一夜天風忽吹折,木馬悲嘶,石人哽咽。
曉來云散谷風清,千古虛堂照明月。
古剎猶如故,輕舟拭目過。
岸低煙影小,林密鳥聲多。
花濺游人淚,漁通下里歌。
客心今又起,憑吊寄滄波。
雕鞍欲上又重留,
約我歸期九日秋。
別酒不沾襟上淚,
雙娥無處著離愁。
何年神女弄珠來,
蜿蜿靈光照法臺。
四壁潮聲相噴薄,
諸天云影自徘徊。
波心猶有驪龍認,
剎里常聞象教開。
秦帝不須東望幸,
此間疑是小蓬萊。
床如丁字置,
夜與郝生談。
世故淡邊謝,
禪心囂里參。
輕裝分絮被,
歸計在松庵。
莫謬推師長,
知君青出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