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一
拔地凌霄峰,嵯峨倚寥泬。
一夜天風忽吹折,木馬悲嘶,石人哽咽。
曉來云散谷風清,千古虛堂照明月。
拔地凌霄峰,嵯峨倚寥泬。
一夜天風忽吹折,木馬悲嘶,石人哽咽。
曉來云散谷風清,千古虛堂照明月。
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山峰,高峻地倚靠在遼闊的天空。一夜之間,天風突然將其吹折,連木馬都發出悲嘶,石人也低聲哽咽。清晨時分,云散天開,山谷間清風徐來,千年的空堂被明月照亮。
嵯峨(cuó é):山勢高峻的樣子。
寥泬(liáo jué):空曠深遠的天空,亦作“寥廓”。
天風:天空中的風,在禪宗語境中常指自然的無常之力。
木馬、石人:禪宗常用意象,以無生命之物擬人化,隱喻執著于表象的虛妄。
虛堂:空寂的佛堂或內心的空明之境。
明月:象征佛性、本自清凈的空明境界。
此為禪宗偈頌,創作背景或與禪師開示弟子相關。通過自然景象的無常變化,揭示萬法無住、空性本凈的禪理,是禪宗“以境喻法”的典型之作。
全詩以山峰摧折、云散月明的變化為線索,借物象無常喻示執著之虛妄,最終指向空明本心的澄凈境界,是禪宗“不立文字,見性成佛”思想的生動體現。
孤亭影在亂花中,
悵望無人此醉同。
聽盡暮鐘猶獨坐,
水邊襟袖起春風。
一燭從風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雖知不得公然淚,時泣闌干恨更多。
明月蕭蕭海上風,君歸泉路我飄蓬。門前雖有如花貌,爭奈如花心不同。
只言雙鬢未蹉跎,獨奈牛羊送日何。禪客不歸車馬去,晚簷山色為誰多。
溪上禪關水木間,水南山色與僧閑。春風盡日無來客,幽磬一聲高鳥還。
莫驚客路已經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試上方坦望春野,萬條楊柳拂青天。
養由弓箭已無功,
牢落生涯事事同。
相勸一杯寒食酒,
幾多辛苦到春風。
噪蟬聲亂日初曛,
弦管樓中永不聞。
獨奈愁人數莖發,
故園秋隔五湖云。
春釀正風流,
梨花莫問愁。
馬卿思一醉,
不惜鹔鹴裘。
樓畔花枝拂檻紅,
露天香動滿簾風。
誰知野寺遺鈿處,
盡在相如春思中。
病酒堅辭綺席春,
菊花空伴水邊身。
由來舉止非閑雅,
不是龍山落帽人。
無地無媒只一身,歸來空拂滿床塵。尊前盡日誰相對,唯有南山似故人。
玄發侵愁忽似翁,暖塵寒袖共東風。公卿門戶不知處,立馬九衢春影中。
獨上江樓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
風影依稀似去年。
秋天睛日菊還香,
獨坐書齋思已長。
無奈風光易流轉,
強須傾酒一杯觴。
一樹繁陰先著名,
異花奇葉儼天成。
馬嵬此去無多地,
只合楊妃墓上生。
綺云初墮亭亭月,
錦席惟橫滟滟波。
宋玉逢秋正高臥,
一篇吟盡奈情何。
家在青山近玉京,
日云紅樹滿歸程。
相逢一宿最高寺,
半夜翠微泉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