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三篇 其一
孟郊篇什況咸池,夫子文章我所知。豈特曹劉同品目,固將蘇李是宗師。語如轉彈逢真賞,喻到鏖兵詫國棋。所集若攜歸闕下,諸公應序盛山詩。
孟郊篇什況咸池,夫子文章我所知。豈特曹劉同品目,固將蘇李是宗師。語如轉彈逢真賞,喻到鏖兵詫國棋。所集若攜歸闕下,諸公應序盛山詩。
密雪乘風逞素肌,穿窗透隙入簾幃。漫空隱隱瓊瑰屑,亂眼紛紛鷗鷺飛。三客新成梁苑賦,六花又舞謝莊衣。回思拜表明光罷,攜得香煙滿袖歸。
長風永夜攪青冥,曉起寒光亂眼凝。回旋舞空端入畫,飄蕭著水自成冰。松篁被練三千士,岡阜瑤臺十二層。茆舍倍添薪火費,只因無事讀書燈。
詔書遲不報,
命下乃蹉跎。
不恤軍需急,
寧輸歲幣多。
揮戈懸漢日,
銜石畏虞羅。
豈見臧文仲,
赪顏泣卞和。
誰將玉笛按涼州,
吹徹春風不下樓。
若道聲聲都是恨,
不知消得幾多愁。
春思濃如酒,離心亂似綿。一川芳草綠生煙。客里因循、重過艷陽天。
屈指歸期近,愁眉淚灑然。無端還被此情牽。為問桃源、還有再逢緣。
田家茅舍瀼西東,高揭神旂任好風。社日鼓聲村市鬧,扶歸人盡醉顏紅。
雨過郊原萬綠蘇,叱牛牽犢放平蕪。南風一夜黃云臥,犬吠前村吏索租。
小巫出賣護蠶符,爭買歸來貼戶隅。共道三眠絲早熟,何須釃酒祀蠶姑。
裊裊炊煙散夕陽,豆棚瓜架晚風涼。廣場一匝忘餐者,爭看村伶演瓦崗。
亂鴉啼歇。正鈿瑟空彈,鳳簫聲咽。為憶梁鴻舉案,向誰重說。夢到故園庭院,恰漫天、謝庭飛雪。枉自金門待詔,悵椒花頌絕。
想少君、德曜芳名揭。羨官誥五花,九霄重接。怎向瑤池去,惹安仁凄切。回頭玉河春暖,又看看、芳菲時節。吟取哀蟬落葉,增幾莖華發。
涼風生薄暮,弱質適單衣。
水菜英初長,山禽影未歸。
雨深群響亂,煙暝一燈微。
為語園中叟,無勞更息機。
杏樹成林花不同
開時分有淺深紅
嬌容應自夸三妙
結子還須讓海東
逃佛西崦日鼓懸
禪狐山鬼也周旋
觀河面皺飛騰日
理發心長跌宕年
事去已隨秋葉脫
愁來還似夏蠶眠
紅牙班管都無賴
欲學成連竟刺船
關輔何時一戰收,
蜀郊且復獵清秋。
洗空狡穴銀頭鶻,
突過重城玉腕騮。
賊勢已衰真大慶,
士心未振尚私憂。
一樽共講平戎策,
勿為飛鳶念少游。
忽得燕中信,嗟君有謗書。云霾豐獄劍,驥服太行車。赤縣飛騰久,青云拓落初。桃花春水滿,歸混武陵漁。
楚材豈易得,偃蹇一長嘆。遺愛歌南國,高名疾上官。五都懷白璧,九畹藝幽蘭。且泛扁舟去,洞庭波浪寬。
黃山與白岳,幾度興流連。卻笑緇衣客,翻憎貝錦篇。帆檣歸楚日,雞犬避秦年。若遇東來雁,裁詩寄綵箋。
文章窺屈宋,仕路轉堪悲。去矣驚投杼,潸然泣染絲。白云瞻故里,青桂喜連枝。二酉探書罷,彈冠慰所知。
長河渺渺水云愁,遠道離情載葉舟。
夾岸短長千萬柳,隨波下上兩三鷗。
關山北望客如夢,風雨西來天欲秋。
不獨依人王粲苦,思歸我亦賦《登樓》。
角聲初展愁云暮,亂柳蕭蕭難去住。舴艋舟前流恨波,鴛鴦浦上相思路。
生分紅綬無人處,半晌金樽容易度。惜別身隨南浦潮,斷腸人似瀟湘雨。
笠扶春影,策裊煙絲,麴塵銷盡嵐翠。九十風光,蕩三十六灣流水。鳥帶唐音,土余秦劫,訪詩無地。問城南草蔓,杜曲荒涼,休重說,樊南李。
回頭岸折如山,認荒祠杜老,苔暗題字。院主園賓,算未許、擷芳人記。戀夢語、茶香清嫩,一角斜陽碎波里。怨綠愁紅,滿田鶯粟,覓吟情知未。
文章無正體,源浚流乃深。
能者主宰之,古來非獨今。
大雅久不作,淳風日澆漓。
挽回既狂瀾,此道非公誰。
三賦成會稽,四集始東楚。
一洗凡馬空,斯文有宗主。
對策婉而切,奏疏忠且純。
風行水自波,至哉天下文。
退之在元和,昌言主文字。
揚鑣踵芳塵,公乎得無意。
作詩必坡老,作文必歐公。
欲知鳴道心,端與二公同。
直道蓋中朝,雄名橫六合。
吾道其非邪,胡為未舟楫。
三讓始循墻,一麾嘗屢把。
夔門德政碑,深镵仍大寫。
不見我公久,搖搖動心旌。
敢以一瓣香,為公罄精誠。
蘇公亦有言,公合把旌旄。
庶使湛輩名,亦與峴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