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廿二日同吳石湖蘇一齋楊麟山會王鶴城別業漫賦四首 其一
薄有丘園興,同心喜見招。野航春水闊,茅屋午煙消。花靜休蜂課,籬閑長藥苗。傍鄰如可卜,終老混漁樵。
薄有丘園興,同心喜見招。野航春水闊,茅屋午煙消。花靜休蜂課,籬閑長藥苗。傍鄰如可卜,終老混漁樵。
湖上山忽起,突兀孤云中。
洪濤日相擊,飛雪灑晴空。
懸崖疑欲墮,怪異由天工。
雨晴蒼翠濕,水落根玲瓏。
時有好事者,閑來窮鴻蒙。
新堤喜繞幾紆縈,挈榼攜壺出滿城。
萍破煙紋容棹過,石開云罅看人行。
亭浮橫照波中影,僧拾殘霞樹杪聲。
不必鳳凰山上問,此山東向面湖平。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惟愿慈悲垂攝受,證知懺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于勝蓮華生。親見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知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當年海運數朱張,灣泊帆檣正渺茫。幫著擢船愁水澀,隔艙相喚剝南糧。
轉灣脫塹水生衣,惆悵輕船載月歸。約略寄居三百石,盡拈香紙禮天妃。
百年漕運最稱能,今歲河洪見未曾。司馬中丞新領敕,圣神天子坐中興。
張灣水出北山頭,十里洪身九里洲。惟有老漁知進退,深灘撒網淺灘揫。
江湖悠悠行路人,乾坤落落一士貧。
懷中久滅禰生刺,世上但墊林宗巾。
身宮磨蝎屢坎坷,文字相知尚較可。
空山玄鶴又逢君,前輩前蓮應識我。
高譚捫虱四座驚,白發不許頭上生。
看君著書盈幾尺,使酒我自歌花卿。
鳶肩火色風塵面,鑄鐵心肝終不變。
東南日出長相思,西北樓高獨不見。
漸離擊筑荊卿歌,相樂相泣當奈何。
眼中萬古淚常有,天下一石才無多。
英雄入道須學問,抑塞豈抱尋常恨。
洛陽年少爾何人,放膽文章《過秦論》。
舍舟來問覺非居,四闥清光滿座隅。
西峽潮回江似帶,紫臺山繞路還珠。
樽留芳席鷗盟狎,詩寫遙空雁影孤。
聞說南山楊老守,近來清響逼歐蘇。
霧縠初成,湘云乍剪。早驚破秋窗,砧杵聲怨。
錦字機絲慵去理,羅綺不勝弱腕。制輕衫、珍重餉天涯,擘藕絲為線。
還倩斷雁零鴻,蘆花溪畔。怕日炙霜侵,風驟雨濺。
無語低鬟垂佇處,脈脈似聞長嘆。結茱萸、佩秋蘭,浥愁人淚點。
征軺超崱屴,落葉照沙塵。
石險頻驚馬,山空偶見人。
鳴鴻哀曠野,荒草白深春。
此際逢歧路,憑誰一問津。
朱顏使者黃金帶,鐵面將軍紫罽袍。
會道因緣非一日,忘懷彼是即忘勞。
棄甲以歸,處彼北隩。
千斯年兮,永以為好。
邊人其安,養幼送老。
民有肥田,馬有茂草。
威德遠兮,思我圣考。
霰集柏杉霏靀松,
瓦冰鐫畫葉柯葩。
密移裁化鐘纖巧,
梁苑詩盟斲句佳。
男兒生世間,窮達有命不自由。
黃金便使高北斗,能衣晏子幾狐裘。
拂塵下馬卸馬鞍,舉杯自勸歌路難。
路誠難,莫復怪。
故山兒女豈不佳,斷雪斫冰君自愛。
啼烏萬里愴悲襟,薤露西風歲又陰。
九壟松楸兒淚盡,三朝綸綍主恩深。
延陵碑古鐫成玉,石窌封存郁似林。
絮酒何人來下馬,白茅應慰介休心。
鳳樓高映綠陰陰,
凝重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
幾曾牽破別離心。
傲霜凌雪到參天,曾見春花幾度妍。光引赤墀朝上日,秀分蒼柏晚來煙。人疑靈物風雷變,我視孤根鐵石堅。何待他年歌蔽芾,大夫新律自超然。
撫遍檐松偃蹇枝,小窗驚見玉參差。卻看塵土無容地,似與琴尊有素期。聲散午風醒客夢,影分涼月動吟髭。虞庭正議簫韶事,莫遣伶倫左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