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親享先農十首 其四 奉俎用《豐安》。
將迎景福,乃薦嘉牲。籍于千畝,用此精誠。
將迎景福,乃薦嘉牲。籍于千畝,用此精誠。
昔時意氣控云霄,老矣方能造治朝。
一日暫違文石陛,十年空采越山樵。
歌傳楚些聊供醉,鬢點吳霜未肯銷。
三嘆公詩話京洛,起予鄉思欲扶搖。
文經武緯致尊榮,功德崇高不可名。
草檄預聞全國勢,按圖行見復都城。
袞衣三總郊丘禮,黛耜初親帝藉耕。
過眼蓬萊幾清淺,凝神治道自長生。
清潤豐姿玉不瑕,篇章典重見詞華。
韜鈐小試諸侯幕,事業共稱丞相家。
蓬閣晝長宜笑詠,山陰春早已鶑花。
鳳池自是風流在,行見金門帽帶斜。
移得仙丹手自封,護花云結秀陰濃。
未嫌芍藥爭時發,卻有酴醿作酒供。
喜見典型開朶,寧須緋紫計重重。
定知禾黍勝桃李,何似犁牛問老農。
帝出乘時葉小春,中興復古付曾孫。
奉親圣德躬仁孝,御極天章廓晏溫。
書軌自應歸正統,蠻夷先已侍修門。
凌虛志遠吞寰宇,億載端臨四海尊。
開緘韻語起廉隅,坐使心胸百想攄。
公比士元方展驥,我如毛穎不中書。
燭搖冷暈人方寂,犬吠寒云月上初。
北首故關山萬疊,幾時艱棘一誅鋤。
密密簾垂映柁樓,濟川聊此艤虛舟。
群經列坐供游息,巨浪掀天得罷休。
猿鶴依棲知有地,兒童遺墜且無憂。
業成一棹黃金闕,穩上鼇頭拜冕旒。
長淮矯首得遐觀,猶記當年獲奉鑾。
萬馬飲淮貔虎肅,六師扈蹕水云寒。
欣瞻幕府蓮依水,慨念神州李下冠。
狼望已銷歸廟畧,更持韻語訪任安。
不見小阮久,相看情甚溫。
肯來成宅相,端可大吾門。
暖日長江路,梅花細雨村。
真成好兄弟,言謝卻忘言。
北客南來塵土甚,沿沂正欲泳清深。
舟行云駛方求問,鶴怨猿驚不可尋。
縫掖頗聞臨泮水,滄浪應許聽挐音。
果容請問期先報,太歲何時合守心。
里巷風和遞曉騶,高軒見顧識英猷。
揮犀唾玉聞鄉語,對酒看花話舊游。
殊喜故家青玉案,方承大問翠云裘。
愿持相業天鈞上,箕潁重為第一流。
于今聞議論,自昔際風猷。
勁柏君凌雪,衰蒲我望秋。
讀書欽滿腹,歌舞倦回眸。
豈但人稱善,無慚馬少游。
銷沈壯氣已無余,尚有床頭數卷書。
再命豈宜居舊物,三乘只合樂真如。
修門喜見平生友,窮巷何堪長者車。
顧我久尋方外侶,按摩頗欲獻呵噓。
誠心接物定吾曹,藹藹風期意甚高。
每謂交梨同火棗,何殊兔角與龜毛。
道真不契君宜問,來日無多我豈逃。
但喜夔龍今迅召,東風連日雨如膏。
僑寓江城意豈疎,得親仙李似南舒。
高門帶珮昭寰宇,一代勛庸切太虛。
相業自應求的子,老成宜復被親除。
中興文物須名世,會見金珂下直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