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慶圣節
帝出乘時葉小春,中興復古付曾孫。
奉親圣德躬仁孝,御極天章廓晏溫。
書軌自應歸正統,蠻夷先已侍修門。
凌虛志遠吞寰宇,億載端臨四海尊。
帝出乘時葉小春,中興復古付曾孫。
奉親圣德躬仁孝,御極天章廓晏溫。
書軌自應歸正統,蠻夷先已侍修門。
凌虛志遠吞寰宇,億載端臨四海尊。
皇帝順應時運在小春時節出現,中興國家、恢復舊制的大業交付給了曾孫輩。侍奉親人展現圣德,躬行仁孝之道;登上皇位,其文章彰顯出平和溫暖。國家的制度自然應回歸正統,蠻夷之人早已在宮門前侍奉?;实壑鞠蚋哌h,欲吞并寰宇,將永遠君臨天下,受四海尊崇。
乘時:順應時運。
葉小春:“葉”通“協”,配合;小春,指農歷十月。
中興: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御極:登上皇位。
天章:指皇帝的文章。
廓晏溫:彰顯出平和溫暖。
書軌:指國家的制度。
正統:指王朝先后相承的系統。
修門:指宮城的門。
凌虛:志向高遠。
寰宇:整個天下。
端臨:君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在皇帝在位期間,為慶祝圣節而作,當時國家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或有復興跡象的時期,作者借此詩表達對皇帝的贊美和對國家前景的美好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的圣德與功績,突出皇帝在中興國家、統一制度等方面的作為。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充滿頌圣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氛圍。
薄卷紅綃,斷霞西角斜陽遠。晝長無伴。閑去題花扇。獨倚闌干,看盡歸鴉遍。輕云亂。涼風吹散。新月中天見。
夙駕辛夷車,長安澹遨游。曠懷屬玄造,高步眇通侯。寵門無轍跡,金蜩豈足求。曲肱樂孔性,鳴琴銷夏憂。朅求粵城曲,鼓棹歌夷猶。緬懷戎馬間,金戈雜霜矛。陰山無墜羽,函殽有焚舟。昔建關張業,今同巢許儔。登臺望寰海,??盡蜉蝣。
幾回魂夢山陰去,依稀舊時池沼。頹木蒼嵐,盲風怪雨,吹上故宮檐草。龍山夭矯。正懷古無徵,暮鴉聲悄。窆石光回,至今寶氣動昏曉。憑軒遙望兩浙,想神觀萬里,飛越云表。石匱金書,刑臺落日,勝跡總成憑吊。茫茫越嶠,寄一點愁心,海天俱老。歲晚歸來,可能逢荷蓧。
尋壑轉松嶺,雨馀秋氣清。時時舍籃輿,散策亦意行。石磴縈巃嵷,幽泉高下鳴。蒲團蔭嘉樹,兀坐已忘情。
玉函金簡數行書,鶴背飄飄上碧虛。群仙瑤殿收封事,應笑人間久謫居。
妾家邊洛城,慣識曉鐘聲。鐘聲猶未盡,漢使報應行。天寒硯冰凍,心悲書不成。
花相春歸畫錦仙,輕云羃羃護花天。莫燒高燭三更月,自有真香一炷煙。黃鷅鹠鳴處處聞,花開時候度重門。啄花莫啄枝頭錦,留與東皇覆酒樽。
不覺物華換,郊原春已分。東林全吐葉,西嶺半埋云。草色前溪綠,鐘聲遠寺聞。賴多心賞伴,談笑戀馀曛。
河漢高且遠,迢迢亙長天。與君隔秋水,河漢遙相連。思君睹河明,心目恒娟娟。河明有時沒,我心終不捐。
戎馬蒼皇渡口寒,城荒酒店一燈殘。樽前忽見紛飛雪,犬吠村村覓路還。
排闥芙蓉開朵朵,浮嵐飛向窗前墮。窗下幽人澹世情,橫琴靜對山光坐。日長萬慮俱消沉,當窗一曲太古音。瀟湘云水鶴秋唳,風雨江湖龍夜吟。世間罕有鐘期輩,此時意趣誰能會。流水高山猶有音,無弦更在琴之外。游心直到溟涬天,文王宣父俱在前。世外囂塵無一點,惟見九峰青苒苒。
一片荊山玉,琢成秋月圓。風波落葉盡,下有蔚藍天。
德甫負耿介,往往排群好。楚咻非所顧,齊風乃同調。續緡媚沈川,夜光為之耀。累柯刈宿楚,山骨露幽峭。有向必當心,尋源乃深造。是時西曹彥,苦李在周道。所以獲自全,閩天舒清嘯。
節逢九日一登樓,黃菊茱萸插滿頭。沙渚已過千里雁,蓬萊曾夢七花虬。江門近泛溁光淺,桂嶺遙連積翠浮。結伴但從高處立,深閨何用買山游。
粉面新妝,澹紅衫子輕羅扇。昨宵鄰伴。來約蓮塘玩。棹泛扁舟,影共蓮花亂。深深見。綠楊風晚??蛰d閑愁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