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返釋言 其四
接竹引巖泉,遠在寒谷幽。
然炬火其端,高飛北山頭。
可以活三軍,梅林意悠悠。
倒置未為戾,見之復何求。
接竹引巖泉,遠在寒谷幽。
然炬火其端,高飛北山頭。
可以活三軍,梅林意悠悠。
倒置未為戾,見之復何求。
連接竹子引來巖泉,水源遠在寒冷幽深的山谷。在竹管一端點火,熱氣使水飛到北山頭。這水可以救活三軍,如梅林般給人希望。即便做法看似顛倒也不算錯,見到這水還有什么可求。
接竹:把竹子連接起來,用于引水。
然炬:然,同“燃”,點燃火炬。
戾:罪過,錯誤。
梅林:用“望梅止渴”典故,比喻能帶來希望的事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處于一個軍隊或群體面臨缺水困境的場景,詩人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成功引水后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講述在困境中解決缺水難題,突出了詩人積極應對困難的態度。語言簡單但表意明確,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人在困境中的智慧和樂觀。
江左諸人未易輕,
馳驅猶欲致中興。
后人只說清談誤,
并與清談已不能。
玉骨亭亭,似不屑、俗人為伍。堪憐處、愁懷莫釋,芳心未吐。數朵清芬羞對月,一枝瘦影嬌凝露。喜含葩、向晚暗生涼,消煩暑。
擎翠袖,依簾幕。移素質,纖云護。想晚妝新浴,玉人風度。學淺愧無看雪詠,才高自有吟秋句。倩瓊姿、珍重伴棲香,相賡和。
斜拖闕角龍千尺,
澹抹墻腰月半棱。
叢石孤橋屋似艭。蔗園風物亞邗江。夾路青青書帶草。剛好。詩人終日倚書窗。
四十六年同作賦。人詡。六朝體格韻琤瑽。豈料如今俱白首。惟有。春來幽興在蘭茳。
遙憶當年往返頻,詎期此日又遄臻。
寺僧但解迎新客,野鳥猶知喚故人。
松院棋枰今古幻,苔花碑字歲年湮。
香巖勝跡難更仆,辜負同游細問津。
去年過此重陽后,今歲還來月半秋。
微跡總如萍梗寄,壯心寧為稻粱謀。
嬋娟正好將誰共,歌笑遙聞亦喚愁。
安得庾樓清興客,相攜譚道暫忘憂。
縈紆白道轉城腰,
寂寞垂楊倚畫橈。
獨自練光亭上坐,
凈慈煙雨看長橋。
山回石壁引車過,架壑人家盡薜蘿。
問道語頻驚地遠,投餐米賤喜時和。
塞鴻逐侶當春少,野雀為群入暮多。
樂土及今容稅駕,江關烽火近如何。
樗庵舊隱墨池頭,心地都無分外憂。西墅每因招鶴去,南湖長為看花留。詩篇俊麗陰何輩,譽望清高李郭流。莫道老來淹駿足,棱棱逸氣豈能休。
蘭室生春萬綠鋪,乘閒相過每攜壺。拔茅已喜曾連茹,失足殊憐久噬膚。愛子美如青玉案,嗟予老似白頭烏。升沈此去應難定,莫使平生志愿孤。
跏趺僧一榻,共坐了紛奔。
誦說年來句,敲推月下文。
松風飄磬寂,花雨點尊空。
世事浮云外,些兒說未窮。
軒后悲蒼劍,神娥下玉霄。
攀髯初失夢,遺蛻尚凌歊。
碧墮升棺影,青分產柱苗。
山精依鹿竹,天雨濕雞翹。
有約成孤憤,無人重久要。
豢龍因姓氏,使鶴誤軒軺。
冉冉將終老,冥冥不可招。
無書寄青雀,有恨在中條。
我作《月蝕詩》,體效玉川子。客誦為胡盧,子言無乃俚。
天空有闇虛,徑直十萬里。望舒經其間,如暍就陰翳。
月體萬里馀,妖蟆胡能噬。蝦蟆既蝕月,應亦食大地。
后土入蟆腹,含生將焉止。主人起謝客,大小何可泥。
不聞瞿曇缽,滉漾容海水。亦有凈名廬,獅座昆侖比。
蟻穴擅侯王,蚊睫馳九軌。一粟容大千,大千一稊米。
莫大于秋豪,天地乃至細。大塊一馎饦,食者京垓秭。
厥靈為裸蟲,其蠢為螻蟻。人蟲又相食,巧歷不可紀。
胡獨靳饑蟆,偶動子公指。我思蝦蟆腸,清虛絕泥滓。
既能吞曜靈,亦必有城市。雖無八極寬,應殊五濁世。
蛣腹蟹為巢,馬腹蛇作肆。螺腹素女游,魚腹屈原喜。
方當招饑蟆,厲斧鑿其齒。逍遙彭亨中,絕勝掩藟梩。
獨對秋風感客懷,南山舊業半蒿萊。浮生想被微名絆,知得花前醉幾回。
澤下秋風五柳稀,葛巾強醉坐東籬。花間獨照無青眼,今日相看似昔時。
白刃交飛樓下樓,
卻教騎馬逐吳鉤。
江南此去無消息,
只聽鴻聲認妾愁。
才平內亂奠綱常,倭寇貪心又跳梁。
四省淪夷憑宰割,三江騷擾倍猖狂。
行空投彈如雷發,裂地轟天降禍殃。
廬舍劫灰何處去,不堪回首話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