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旦日上冢過渚宮避雨二首 其一
縈紆白道轉城腰,
寂寞垂楊倚畫橈。
獨自練光亭上坐,
凈慈煙雨看長橋。
縈紆白道轉城腰,
寂寞垂楊倚畫橈。
獨自練光亭上坐,
凈慈煙雨看長橋。
曲折的白色小路繞著城邊蜿蜒,寂寞的垂楊倚靠在彩繪的船槳旁。我獨自坐在練光亭上,靜賞凈慈寺在煙雨中的長橋。
縈紆:盤旋曲折。
白道:白色的小路。
畫橈:裝飾華美的船槳,這里代指船。
練光亭:亭名。
凈慈:指凈慈寺。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從詩題可知是十月初一上墳后路過渚宮避雨時所作,可能當時詩人處于一種較為閑適的狀態,在途中欣賞到景色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途中所見之景,展現了寧靜清幽的氛圍。其特點是畫面感強,以景傳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
戲樂呈來六隊中,御前特敕賜黃封。侍臣既醉猶能賦,步出端門月正中。
道經夏鎮口,適觀卿云垂。卿云紛五彩,誰不愿見之。憶昔當年奏韶樂,此云縹緲流阿閣。丹鳳翩翻儀帝庭,金鏞玉磬聲交作。寥寥異彩幾人揚,我公今日吐其光。沛為漢帝歌風地,亦近龍飛圣祖鄉。圣祖戎衣定天下,妙選耆英扶運化。三公論道職調元,相與擎天鎮中夏。鎮夏夏鎮非偶然,金甌長保翼神燕。天子非常加意待,仙舟愿發無少延。方今國家神氣固,旭日初升策天路。惟馀榷稅未蠲除,旦夕喁喁思雨露。公今入相早回天,一滴能消旱后煙。枯崖亦與承膏澤,敢望開尊次末筵。
棲禪窟畔好高樹,三靜境中皆白云。己翻瞿曇內外典,更禮茅家大小君。
乘興閒登萬仞山,老禪迎宿縱清談。燈燃金粟紅光燦,座擁青蓮寶像涵。鶴放芝田歸靜院,龍降秋水伏深潭。終宵月色如明晝,月斷前峰鎖翠嵐。
烏石山傍思蕨薇,還家頭白故人稀。溟溟苦海沙棠棹,幾處風波他是非。
擴也負奇士,飄然辭帝京。乾坤雙旅鬢,湖海一詩名。躡履身猶健,論兵氣未平。風塵沙海戍,雨雪薊門行。雁已思南度,人今賦北征。褐衣春事晚,匕首壯心驚。舊識周司寇,齊名漢子卿。九關橫卻月,萬里畫長城。幕客金貂貴,軍鋒鐵騎精。青油傳夜色,白羽動秋聲。感遇多投筆,逢時會請纓。燕然如可上,勒碣問班生。
日出青蘋濕,江渾路不分。昨宵驅雨至,知是海南云。
勝日山堂共一樽,未妨窈窕對嶙峋。髻分翠影眉爭綠,人與南山各可人。
良人萬里向河源,娼婦三秋思柳園。路遠寄詩空織錦,宵長夢返欲驚魂。飛蛾屢繞帷前燭,衰草還侵階上玉。銜啼拂鏡不成妝,促柱繁弦還亂曲。時分年移竟不歸,偏憎寒急夜縫衣。流螢映月明空帳,疏葉從風入斷機。自對孤鸞向影絕,終無一雁帶書回。
西川杳何在,冰雪歲將闌。天使馳騶去,巴人按節看。星回閣道近,春入豸袍寬。曲士懷同調,徒歌行路難。
聞道荊門未解兵,九嶷秋色對湓城。僧歸湖上無消息,客到虔州有戰爭。三載孤蹤憐躑躅,一樓明月帶欃槍。逢人但問西江水,日下黃塵蔽亂營。
春水鸕鶿滿石磯,夕陽江上釣船歸。簾垂白晝燕來晚,門掩蒼苔客到稀。風過落花紅作陣,雨馀新柳綠成圍。滄洲路與塵寰隔,時有閒云伴鶴飛。
君不聞百年木作溝中斷,又不聞寧戚單衣適至骭。一朝犧尊升廟堂,布衣亦有軒裳換。世間貴賤良靡常,萬物變化猶銅炭。我生不知行路難,五十年來任蕭散。白日無事常杜門,青山每向墻頭看。暮年南北倦奔走,炎云爍面朔風悍。荷公贈我煤專車,助我吟哦精鍊鍛。諒無報公青玉案,感公意重錦繡段。
武江門外過,山月到窗前。夜來書作伴,靜點一枝煙。
大廈方傾孰與支,紛紛冠蓋競奔馳。心頭萬緒成緘口,筆底千秋續謗詞。太上忘情期此日,小齋有酒憶當時。人前何限龍鐘態,為問炎涼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