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后書懷 其一
爛銀白璧遣誰收,米盡家家典破裘。
應為溪橋添曉溜,豈憐野渡有橫舟。
侵凌蓬鬢霜千丈,浮動梅梢月一鉤。
歲晚風光天必相,未甘亭上話三休。
爛銀白璧遣誰收,米盡家家典破裘。
應為溪橋添曉溜,豈憐野渡有橫舟。
侵凌蓬鬢霜千丈,浮動梅梢月一鉤。
歲晚風光天必相,未甘亭上話三休。
像爛銀白璧般的積雪不知被誰收去了,家家戶戶米都吃完了,只能典當破皮衣。積雪融化應該是為溪橋增添了清晨的水流,哪里會憐惜野渡里橫著的小船。寒霜侵襲著蓬亂的頭發,梅樹梢頭掛著一彎新月。年末的風光上天必定會相助,我不甘心在亭上說那些隱居的話。
爛銀白璧:形容雪像白銀和白玉一樣。
典:典當。
曉溜:清晨的水流。
侵凌:侵襲。
相:相助。
三休:指隱居。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米盡家家典破裘”可推測當時百姓生活艱難,可能處于歲末寒冬,詩人面對困苦的生活和清寒的景象,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歲末生活困境及詩人不甘消沉的心態。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自然景象映襯生活狀態。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積極向上的精神。
拍手笑無語,挑包去不還。
行行馀一缽,歷歷上諸山。
明月隨方照,孤云任意閒。
猊床待師處,猿鳥撤松關。
劍門秋老白鹽寒,叱馭休歌《蜀道難》。
龍臥澄江驚急雨,猱懸古木掛飛湍。
烽煙乍息殘黎少,稼穡深荒野水寬。
鴻雁嗷嗷悲鎩羽,何人獨對月中看。
鷹爪攫雞雞肋折,鶻拳蹴雁雁頭垂。
何如斂翅水邊立,飛上云松棲穩枝。
唐昌玉蕊無蹤跡,后土瓊花再見難。官閣獨馀春桂影,婆娑長得月中看。
小葉荼蘼一丈馀,花開五出襲瓊琚。生憐青瑣無消息,難覓吹簫紫鳳車。
瓊臺原不在人間,素艷何來綠玉鬟。長見蕊珠宮里雪,只緣地近補陀山。
聚仙也合依稀似,玉質秾香總不同。欲向通明上封事,彈文先斥妒花風。
幸留七里香名在,認取山礬為寫真。寄語世人休聚訟,冰姿原不藉前塵。
瀛壖合是洞仙家,宴賞貪看玉樹花。賦罷新詩消受得,春風何處七香車。
軟腳筵開樂句和,濯龍吐鳳客駢羅。
雖無法部仙音曲,也勝陰山《敕勒歌》。
絲竹凝風腰鼓急,釭花蕩影舞衫多。
老夫苦憶平生事,腸斷西游趙李過。
玉座分明念老臣,孤忠何路更前陳。
無枯樹賦如開府,有病梨篇似照鄰。
粥缽不愁餐哽噎,蔬盤何用膾紛綸。
盡教巷靜門羅爵,絕勝山空冢臥麟。
蒼筠如蒼玉,鄉是澗壑姿。
朅來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蟲緣有病葉,土瘦無新枝。
太陽豈我偏,檐影為蔽虧。
昔如松柏獨,今作蒲柳衰。
暮夜風雨急,歲晏誰與歸。
問云何意復歸山,
應恃無心欲占閒。
我為閒多忙折我,
勸云為雨莫空還。
昔在方齋老,南游為我言。廬陵得佳士,康樂有賢孫。許可渠不易,殷勤相與論。元賓雖已矣,所與見如存。
我有江西役,清江公所鄉。放舟頻下上,欲見苦參商。扁榜書皆到,流傳句必香。何當仍大嚼,鼎味也先嘗。
活法公家論,東萊蓋有承。先生真伯仲,小子愧云仍。昧昧鼠為璞,紛紛蟲語冰。今朝方見佛,平日謾依僧。
退思祇愿身無過,守分方知樂有余。
釀酒先栽三徑菊,看山更擁一床書。
青山日日流鶯語。啼得春來春又去。
好云不似故鄉多,行雨依然相送處。
樓臺金粉江南路。欲寄相思無處所。
清明霧里濕梨花,寒食煙中迷柳絮。
長干灘下木蘭橈。郎去路迢遙。長年只趁東風急。偏石尤、不打春潮。烏帽鄉人,白頭艇子,多少是歸舠。
橋邊青柳路傍桃,全不管魂消。金釵卜盡歸將未,料無過、后日明朝。已是初更,燈花難信,未必便今宵。
喚晴山鳥滑,辟暑水花明。
蜀隸綿猶重,吳儂葛自輕。
交情潘接魏,師法尹從程。
鵝鴨堪供客,多煩拗項烹。
梅花小閣兩重階,
屈戍屏風六扇排。
不及張銅爐在地,
三冬長暖牡丹鞋。
混沌初開似葛懷,
人間甲子欠安排。
瞻蒲望杏占農候,
一幅豳風卻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