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宴新樂小侯于燕譽堂林若撫徐永存陳開仲諸詞人并集 其二
軟腳筵開樂句和,濯龍吐鳳客駢羅。
雖無法部仙音曲,也勝陰山《敕勒歌》。
絲竹凝風腰鼓急,釭花蕩影舞衫多。
老夫苦憶平生事,腸斷西游趙李過。
軟腳筵開樂句和,濯龍吐鳳客駢羅。
雖無法部仙音曲,也勝陰山《敕勒歌》。
絲竹凝風腰鼓急,釭花蕩影舞衫多。
老夫苦憶平生事,腸斷西游趙李過。
為洗塵接風而設的宴席上樂曲和諧,賓客們像龍吐鳳般聚集一堂。雖然沒有宮廷法部演奏的仙樂,卻也勝過在陰山唱的《敕勒歌》。絲竹樂聲仿佛凝滯了風,腰鼓敲得急促,燈花搖曳,舞女的衣衫眾多。我這老頭子苦苦回憶平生之事,想起西游時與趙、李等人的過往,悲痛欲絕。
軟腳筵:接風洗塵的宴會。
濯龍:漢代宮苑名,這里借指豪華的場所。
駢羅:羅列、聚集。
法部:唐代宮廷音樂機構。
陰山:山脈名,《敕勒歌》是北方敕勒族的民歌,多表現塞外風光。
釭花:燈花。
趙李:可能指當時的權貴或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在夏日宴會上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有文人雅士相聚的氛圍。詩人或許在宴會上觸景生情,回憶起自己過去的經歷。
這首詩描繪了宴會的熱鬧場景,以樂景襯哀情。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往事的懷念和感慨。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宴會的生活場景和情感表達。
殷浩嗟終日,班超逐遠功。亂山無寸紙,擲筆自書空。
水國差徭重,江城廬舍稀。曉星懸印出,春雨勸農歸。官馬哦新月,公庭散夕暉。欲知通守瘦,但視野人肥。
埋骨西湖土一丘,殘陽荒草幾經秋。中原望斷因公死,北客猶能說舊愁。
楚漢英雄今寂寞,兩城相倚舊封疆。荒臺落日酣紅葉,古墓秋風老白楊。豈是有為增感慨?便令無事亦凄涼。徘徊望盡東南地,蘆葦蕭蕭野水黃。
蒼蒼愈老愈慈愛,誰意蒼蒼亦不慈。奪卻鳳毛何處去,一生斷送與明時。
輕舟租舫滿江皋,歸夢應懸萬里勞。別去祇堪遺縞帶,窮來偏自戀綈袍。七哀遷客悲吳土,九辨詞人續楚騷。天地故教饒落魄,風塵雙眼健吾曹。
誰把葵栽幽廁中,祗憑新雨秀新叢。出門欲賞憐多病,為問今開幾個紅。
漠漠年華晚,霏霏夜色分。江明非借月,樹重或兼云。始訝花驚陣,翻愁鶴失群。梁園詞賦客,飄泊獨懷君。
下馬入都門,熙熙景色溫。水朝滄海闊,星拱紫宸尊。麟鳳千官集,熊羆百將屯。鴻臚早通籍,稽首謝君恩。
八月秋高海月明,年年壽斝得同傾。喜君馬上青云遠,念我鐙前白發生。尚論古人多感慨,間憂時事各牽情。羅浮山下梅花發,驛使來時好寄聲。
吾憐閔仲叔,始辟懷喜懼。及其見司徒,喜懼亦皆去。勞苦非所堪,虛名豈相誤。用舍何必言,投劾時已暮。
桐君山下一區宅,木茂土肥泉水香。槎頭釣魚秋雨足,亭子煮茶春日長。兩山徒為盤谷隱,一水尚系平泉莊。莫厭身名俱隱約,會見輶軒來晦岡。
三輔旌旗控月寒,九河臺殿壓風湍。元戎舊建征東節,上將新登鎮北壇。列校任驅鵝鸛陣,高流容脫鵔鸃冠。懸知王粲思鄉切,一賦從軍為路難。
仲蔚荒庭靜,天寒暮雨聞。明涵水潭石,細逐竹林云。不了雞蟲事,空慚鸞鶴群。匆匆相見后,歸路又斜曛。
沉香亭上已多歡,夢入昭陽月色寒。若使天香亦傾國,君王應更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