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苦熱,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熱,對食暫餐還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蹋層冰。
七月六日苦炎熱,對食暫餐還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蹋層冰。
七月初六這天酷熱難耐,面對食物吃了一點就難以下咽。常常發(fā)愁夜里會有蝎子出現(xiàn),向南望去,青松橫跨在短壑之上,怎么才能光著腳踩在厚厚的冰層上啊。
暫餐:吃一點飯。
自足蝎:自己擔憂會有蝎子。
蹋:同“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和內容可知,創(chuàng)作于早秋酷熱之時。當時詩人可能事務繁忙,案頭堆滿文書,又逢酷熱天氣,心情煩悶。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早秋酷熱帶來的痛苦。特點是直抒胸臆,以生活細節(jié)體現(xiàn)炎熱之苦。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生動展現(xiàn)了詩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真實感受。
春風吹面,又匆匆過了,傳柑佳節(jié)。羸馬敝裘何處去,一刺懷中磨滅。日跳如丸,臣饑似朔,那得名心熱。思君一話,瞥然鴻爪留雪。
記得昨夕燈前,流連蕃錦,無縫仙衣接。白石小山門徑在,天半峨嵋幽絕。火樹連宵,歌鐘匝地,奪我冰腸潔。因風寄與,重來同醉煙月。
我若自贊,云居羅漢。我若自毀,無主餓鬼。
贊之不欣,毀之不嗔。毀譽不動,東魯西秦。
爾圖我真,又求我贊。我真我贊,兩重公案。
家丑不外揚,己德不自談。寄之以數(shù),六九五十三。
我已是妄,爾更妄寫。妄我妄寫,兩重虛假。
欲傳吾真,須泯見聞。聲色不礙,相似十分。
冷淡杳難群,
幽趣唯吾識。
高情薄云漢,
清談潤金石。
不學浮世人,
奔名競雕飾。
聞道廬山橫廣澤。晴空萬頃波濤白。上有至人營窟宅。經(jīng)游客。古今多是煙霞謫。
一缽上人輕六翮。選場要射如來策。點化黃金非妙藥。難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卻。
鄂渚輕寒迄未消,
柁牙移處趁歸潮。
桃花有意隨帆影,
流出東風第一橋。
亭子紅羅堂玉照,
美人倚竹娟娟笑。
別后西湖客漸疏,
夢中庾嶺人同調。
天生麗質冠眾芳,
香名傳遍翰墨場。
金鈴密系朱幡中,
誰不護惜加堤防。
忍令東風散馀香,
卻笑當年小杜狂。
尋春較遲負春光,
空對滿枝子青黃。
君莫待結子黃,
亦莫待成陰綠。
愿及花開正好時,
夜夜化鶴枝頭宿。
聽我歌,黃梅曲。
霧散古城頭。滿目云山北固樓。風景不殊人世換,含愁。落日無言江水流。
西北望神州。無限新亭淚未收。馬上健兒征戰(zhàn)盡,凝眸。荒草蕭蕭故壘秋。
磴道盤空上,禪關半夕霏。
樵聲散幽谷,山翠濕行衣。
帶露危花墜,穿林獨鳥飛。
逍遙塵壒外,得意便忘歸。
滿地蓬蒿未肯除,園林秋日野煙疏。松窗漫引騷人興,菊圃偏宜處士廬。但使杖頭能載酒,何妨枕底賦閒居。年來性癖卑棲穩(wěn),懶向人前問子虛。
一醉能令世事忘,匡床木榻對焚香。浮煙裊裊秋云迥,清夢蘧蘧午日長。客若到來休問字,我今睡起祇抄方。呼童共抱漢陰甕,疏徑灌畦趁夕陽。
春在枝頭有淺深,
疏疏冷冷小溪陰。
好風一陣香如洗,
明月三更影不沉。
稍喜風光到客邊,
桃符柏酒亦成妍。
深杯月墮山河影,
夢枕春回戰(zhàn)伐年。
貧倚詩書為息壤,
狂隨弦管舞鈞天。
明朝拂拭凌云筆,
佇寫鐃歌紀凱旋。
眷言同意氣,離合便相關。
良夜不再得,游人難久閑。
疏燈寒共影,春酒細開顏。
那得長相慰,云松異世間。
江南詞客謝玄暉,
年少名成衣錦歸。
負弩前驅天下少,
倚門雙玉世間稀。
泥封特許知恩重,
寶炬遙分見御輝。
不欲別君更翹首,
白云何處是鄉(xiāng)圍。
仆以義制心,
自謂頗忠赤。
保國不保身,
用忠豈用力。
所以四將命,
悉能全趙璧。
未當引年歸,
痛定思政剌。
不逐浮云不羨魚,
杏花茅屋向陽居。
鶴鳴華表應傳語,
雁度霜天懶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