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友人幽居二首 其一
落花門外春將盡,飛絮庭前日欲高。深院客來人未起,黃鸝枝上啄櫻桃。
落花門外春將盡,飛絮庭前日欲高。深院客來人未起,黃鸝枝上啄櫻桃。
重鎮壓華戎,恩威達圣聰。泰山高不讓,滄海闊難窮。
接物懽盈貌,安民術在衷。旱天云出水,霜野鶚摶風。
東土承殊渥,南方著顯功。瑞呈須是鳯,畋獲必非熊。
令下齊軍仵,詩傳入帝宮。春行膏雨降,夜仰德星藂。
翰苑推詞敏,臺庭揖道崇。才周儒學外,禮厚笑譚中。
吏理今廉度,文章昔馬融。行慿孤竹立,諾為一言終。
揭檻樓臺聳,加籩海陸豐。俯移青玉案,高掛綠沉弓。
大幕賓名瑀,長裾客姓馮。恥為狂狷者,強廁滑稽雄。
馬足虛行地,鞭頭漫畫空。無能甘畫虎,失趣奈雕蟲。
死嘆身何處,生嗟命不通。聊當問詹尹,猶許訴明公。
誰把芙蓉云外栽,
亭亭秀麗四時開。
清宵皓月峰頭掛,
宛似佳人對鏡臺。
(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
為謝臨卭宰,時多闕附書。
懶非嵇叔夜,疾比馬相如。
溪雨涼生后,山亭月上初。
懷君自有句,何必遺雙魚。
昨度匡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回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眾圍。
煙云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茲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大道開王室,辛勤自賈生。白衣逢圣主,青眼賴時英。
一路來邊海,三年別上京。淚因南國盡,心向北辰傾。
咄咄中途事,棲棲此日行。登封期未卜,吊汩恨空盈。
謫見天何再,勤憂詔未幷。漢胡當重理,魏相昔權兵。
《葛藟》機尤巧,《鴟鸮》義可精。(“鴟鶚”當作“鴟鸮”。)
舊恩移保傳,初論激公卿。后學稽前古,先儒制未萌。
朱云曾痛憤,劉向幾吞聲。日月今才朗,煙塵久未清。
詎聞高鳥盡,終俟小鮮烹。坦坦前王道,雄雄近世名。
帝圖殷太甲,人鏡魏文貞。逸足期千里,窮鱗渴一泓。
征賢寧乏詔,進善豈無旌。狡兔當寒伏,荒雞半夜鳴。
殷勤在伊呂,為我致升平。
停(一本作“庭”。)客勿叱狗{右上加卄},
對客莫頻眉。
供給千余自,(“自”,斯三三九三、斯四六六九卷作“日”。)
臨時請不饑。(“臨時”,伯三六五六卷作“臨歧”,伯三七一六卷作“臨政”。)
此山靄靄通云煙,峭壁嵯峨勢分綿。
丹水流衍曲如帶,風皺羅紋聽管弦。
鶯啼花開入禪意,擲筆臺前梵唄宣。
遙想當年無遮會,紛紛散落雨花天。
峰頭不住起孤煙,池上相留有白蓮。
塵網分明知束縛,更須騎馬別林泉。
虛簷來曉吹,橫榻有瑤琴。
暗報青蘋葉,潛生綠綺音。
數聲隨籟去,余響人堂深。
徽假大王按,弦因少女吟。
如箏飄閣上,似瑟鼓江潯。
若與鐘期會,還知天地心。
柘岸齊空遠,通波跨檻牢。四方人意便,兩路馬行高。
霧柳蒙疎葉,風帆掛并艘。碧云秋水靜,紅日暮霞韜。
茍藉公心度,稀逢敏手操。舊恩重雨露,新命壓波濤。
挹海驚涯涘,沖霄訝羽毛。絲綸初變體,錦袖旋揮毫。
美景尤難卜,良辰不易遭。名華應獨步,語韻洽朋曹。
異日知司袞,閑時解夢刀。卿材尊宦達,侯業重人豪。
拽盞憐稀飲,扶鞍哂遽逃。香鳧深促坐,畫鹢遠回篙。
賭氣連呼采,縻心乍漱醪。俁妨孤憤激,肯忘一言褒。
北闕承優話,南方續廣騷。不嘗書咄咄,誰話酒陶陶。
末路猶提筆,雄藩佇擁旄。只愁迂蹇步,歸去又蓬蒿。
振檝大江東,前林波萬頃。
高秋海天闊,色落湖山影。
行尋王謝跡,望望登絕嶺。
荒林草木瘦,古樹泉石冷。
昔游不可見,牢落余風景。
窮愁心未死,一筆聊復秉。
最愛橫溪曲,橫流一樹梅。
藏根惟愛石,落瓣不沾埃。
臘里孤清節,春間創辟材。
調羹還有藉,青子百千枚。
麟臺朝士辭書府,鳯闕禪宗出帝京。
當堰雙林親惠遠,行過五老訪淵明。
白衣居士輕班爵,敗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無外想,一身師事竺先生。
圣明神武尚營邊,我是何人不控弦。
身著貂裘隨十萬,心思白社隔三千。
云沉古戍初寒日,鴈下平陂欲雪天。
卻為恩深歸未得,許隨車騎勒燕然。
溪流照檻肅埃氛,百里秋光草樹分。
青壁峻時山背日,碧潭空處水銷云。
千尋下徹魚無隱,一點高飛鷺出群。
回首故鄉人未去,亂蟬聲噪不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