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懷古
振檝大江東,前林波萬頃。
高秋海天闊,色落湖山影。
行尋王謝跡,望望登絕嶺。
荒林草木瘦,古樹泉石冷。
昔游不可見,牢落余風景。
窮愁心未死,一筆聊復秉。
振檝大江東,前林波萬頃。
高秋海天闊,色落湖山影。
行尋王謝跡,望望登絕嶺。
荒林草木瘦,古樹泉石冷。
昔游不可見,牢落余風景。
窮愁心未死,一筆聊復秉。
劃動船槳在大江之東前行,前方樹林下是萬頃碧波。深秋時節海天遼闊,湖光山色的影子映入水中。我一路尋訪王謝家族的遺跡,遠望之后登上了險峻的山嶺。荒蕪樹林里草木凋零,古老樹木旁泉石透著寒意。過去的盛景已不復可見,只剩這寂寥的風景。雖窮困愁苦但心未消沉,姑且拿起筆來寫下此詩。
振檝:劃動船槳。檝,同“楫”,船槳。
高秋:深秋。
王謝:指東晉時期的王導、謝安兩大世家大族,家族人才輩出,權傾一時。
牢落:寂寥、冷落。
秉:持,這里指拿起筆。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越州游覽時,面對歷史遺跡和眼前蕭瑟秋景,聯想到東晉王謝家族的輝煌不再,結合自身的窮愁處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越州的歷史遺跡和秋景,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自身的窮愁心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蕭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吝驕專恣諱言兵,禍本伊誰自種成。潮汛有時聲轉怒,權奸一死罰猶輕。道無起滅無今古,物有消虛有長盈。贊化正需豪杰手,華山深處臥升平。
絕少英雄值一文,自張旗鼓樹孤軍。荒村買棹尋詩甕,香土攜鋤覓酒墳。如見肺肝南海帝,相為饑渴北城君。腥波濁浪茫無際,可見長天有片云。
暗潮清漲蒲塘晚。斷云不隔東歸眼。堂上晚風涼。藕花開處香。夜航人不渡。白鷺雙飛去。待得月華生。攜筇獨自行。
峭壁層崖萬仞開,離離松色隱崔嵬。云排鐵干蒼龍舞,月滿瑤枝白鶴來。幾夜秋濤翻客枕,半林寒影掛仙臺。虛疑日觀煙霞古,寂寞秦封半草萊。
路轉千峰合,溪通一帶斜。飯炊黃渡雪,酒染赤城霞。未訪仙人宅,先尋博士家。近聞歸隱處,盡種碧桃花。
啟玄精,明真氣,洞元中。間日魂月魄相融。內分三色,混然一體若芙蓉。玉辰圓鑒,瑞云浮、光射瑤宮。散陰氛,凝純粹,歸神化,運靈空。象懸明,燦耀玲瓏。中天游奕,郁羅霄景玉音清。絳節霓旌,捧瓊輿、寶梵仙風。
詩論心膽見天真,酒逐羈懷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時最樂是熙春。
撿押風光別,勾稽歲月公。即看青玉案,涌出白云宮。小蓋高擎露,微香暗逐風。幽懷寄篇什,逸思欲凌空。
解牛得膽大如斗,投以元槐功更加。來歲青袍映綠發,不妨看盡九衢花。
劉郎再來歲云暮,王母一笑天回春。
村中望族合推吳,曰蔣曰黃德不孤。聲應氣求融芥蒂,同舟共濟賴相扶。
草草還山易姓名,玄玄天眼十年青。樓嫌地狹分峨岳,家倦山居念洞庭。龍性只宜江海闊,鮫淵長笑水波腥。固窮無礙蒼生苦,獨倚斜陽上小亭。
吳波細卷東風急。斜陽半落蒼煙濕。一棹采菱歌。倚欄人奈何。天公憐好客。酒面風吹白。更引十玻璃。月明騎鶴歸。
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野竹初栽碧玉長,澄潭欲下青絲短。昔人避世兼避讎,暮棲云外朝悠悠。我今無事亦如此,赤鯉忽到長竿頭。汎汎隨波凡幾里,碧莎如煙沙似砥。瘦壁橫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爭水。有時帶月歸扣舷,身閑自是漁家仙。
藜根矯矯似枯松,扶我蹣跚病力窮。置幾賜餐非所重,康寧愿學樂全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