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侍郎母夫人挽詩
閨壸高風在,鄉閭美事傳。
寧須伯仁長,更覺壽昌賢。
祿養酬初志,恩封慰暮年。
侍郎官已貴,遽返閬昆僊。
閨壸高風在,鄉閭美事傳。
寧須伯仁長,更覺壽昌賢。
祿養酬初志,恩封慰暮年。
侍郎官已貴,遽返閬昆僊。
這位女子在閨門中有著高尚的風范,她的美好事跡在鄉里流傳。不必說她像周伯仁的母親那樣有賢德,更覺得她如同朱壽昌的母親一樣令人稱贊。她曾享受兒子俸祿供養,實現了當初的期望,又得到朝廷的封誥,慰藉了晚年。如今侍郎兒子官位已顯貴,她卻突然像仙人一樣返回了仙境(離世)。
閨壸(kǔn):內宮,后泛指婦女居住的地方,這里指女子的品德風范。
伯仁:指周顗(yǐ),字伯仁,其母李氏有賢德。
壽昌:朱壽昌,宋代人,棄官尋母,以孝聞名。
祿養:以俸祿養親。
恩封:指朝廷對官員親屬的封誥。
閬昆僊:閬苑、昆侖,都是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這里指仙人,喻指去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此詩應是萬侍郎母親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哀悼而作。當時萬侍郎官位已顯,其母一生賢德,享受過兒子的俸祿供養和朝廷封誥,去世后詩人以詩紀念。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萬侍郎母親的賢德,突出她一生的美事。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賢德女性的敬重和哀悼文化。
信有仙源可避秦,土番半是女真人。
一年海燕常重乳,四季林花不斷春。
倒掛山禽如鳳小,寄居沙蟹與螺親。
敦厖未改鴻荒俗,丁壯扶犁婦負薪。
舊年社日,向聚燕臺邊,送君歸去。杏花開罷,遲日園林春暮。
又栩栩梁間住。聽一片、呢喃相訴。不嫌僦舍荒涼,來伴京塵凄楚。
柳絮。池塘何處。看玉剪交飛,亂沖花雨。主人謝客,辛苦舊巢將護。
莫待新雛成羽。更去傍、紅樓朱戶。且自掠水銜泥,睡足一庭香霧。
奔湍寧駐壑,頹云豈歸山。眷我室中人,一逝永無還。
結發事中閨,柔嘉靜且閒。冰操亮為矢,服約志所歡。
漫云沾薄祿,與爾共歲寒。萬里赴燕臺,執手涕汎瀾。
窮途思比翼,中道忽摧殘。生平一寸心,付此七尺棺。
丈夫雖剛腸,坐感百憂攢。即事猶可了,循念始難安。
候纊良已窅,叩音亦云寂。昔日深閨人,今為泉下客。
芳華猶未歇,零露忽成夕。重衿結羅襦,珍重藏遺魄。
黃腸一以掩,百年不復覿。欲掩還踟躕,臨訣重悽惻。
儀床虛自設,靈爽亦何之。佇立望空幃,姍姍來何遲。
謦欬如可即,長寐乃于茲。撫棺寂不聞,慟擗復逾時。
痛定還嘿嘿,咄嗟此情癡。嬿婉倏已捐,室廬亦蕪漫。
遺器經手澤,狼籍任漂散。束素妥冥魂,虛位陳遺玩。
鏡臺永謝影,蕙草空依幔。凄凄風動壁,沈沈秋方晏。
盤餐徒在茲,無人來舉案。悲風從何來,流響度長廊。
靜聆怯營魂,潛身歸洞房。蘭缸猶未滅,黯淡杳無光。
觸物易縈緒,憂來詎有方。殘椸積埃塵,顛倒亂衣裳。
針刺存篋笥,刀尺委巾箱。高壁留遺掛,香奩卸舊妝。
緘封時一覿,紆回自忖量。彌戀知無益,棄置復難忘。
大君出震,有事郊禋。
齋戒既肅,馨香畢陳。
樂和禮備,候暖風春。
恭惟降福,實賴明神。
宋跡逢厓業已空,瀕危誰奏補天功。
黃龍霧散沈青海,白浪魂歸泣故宮。
豈有降旗隨斷鎖,獨追和議怨秋風。
乾坤此閏無窮恨,一曲哀歌明月東。
方雨江流紅,
未霜蘆花紫。
寂寂遠帆來,
拍拍晴鷗起。
雁歸南浦,又蕭條、疏影對黃花。欲倒新亭濁酒,往事倍堪嗟。
獨上南屏高處,悵錢塘、煙火幾人家。問二三知己,何為浪跡,琴劍客天涯。
有得幾時少壯,莫蹉跎、瞬息負年華。為望玉門千里,滿眼障飛沙。
欲向西湖尋勝跡,江城到處起悲笳。漫登高吊古,懷人都付夕陽斜。
滿耳秋風入短簫,
黃榆葉落草蕭蕭。
西蕃已破無征戰,
只向高原試射雕。
長魚腹腴羊臂臑,
饞想久矣無秋毫。
今朝林下煨苦筍,
更覺此君風味高。
翠微宮殿俯危巒,嶺坂逶迤更幾盤。
天近扶桑長不夜,月明瑤草易生寒。
松鳴越觀留山鬼,鳥啄秦碑凈石壇。
七十二君封禪地,回中風雨想和鑾。
車燈搖倦影,殘月猶掛樹。孤客夢亦驚,侵曉抱行具。
蟲吟草露秋,鳥度林風曙。遠岫列髻鬟,朝光與之遇。
紛然瑤圃開,蒼翠接霞屨。日出山市喧,溪回村渡屢。
茶亭暫小留,疏糲亦可飫。緬矣桃源情,塵勞跡何遽。
歲歲中秋夜,玩月泛平湖。今為病所侵,伏枕此約辜。
輾轉席蓐間,四體如松枯。辛酸滋味加,閑況適興徂。
入夜月漸高,晃晃照廊廡。冷色射軒窗,爽氣襲庭蕪。
澤畔唳孤鶴,聲聲若相呼。是時披衣起,頓覺病魂穌。
倚杖來前軒,竹榻教人鋪。與月相對坐,歡玩如同徒。
流睇及群物,光彩一何殊。遙山列銀屏,空潭開玉壺。
樓臺飾瓊瑤,階除若冰敷。寄語求仙輩,何必去玄都。
逡巡月西落,佇立更踟躕。一別又一年,明年知在無。
霜月濕,人睡矮篷秋。
驚覺夜深兒女夢,漁歌風起白蘋洲。
別岸又潮頭。
竺乾正眼,震旦心宗。一點水墨,兩處成龍。至今匝地生清風。
諸緣息時,伎倆盡矣。了了常知,不是不是。莫被胡僧謾著你。
無言說中,廣說信心。洞然明白,非去來今。風病因茲轉更深。
古佛無心,知之者誰。雙峰點首,石女攢眉。錯付黃梅個小兒。
能與么去,能與么回。青松郁密,白發摧頹。嶺南消息幾時來。
字則不識,宗說俱通。如風吹水,如日行空。破蕩箕裘是此翁。
芙蓉葉爛不還鄉,
五月玄巖尚帶霜。
夢入花田看越女,
手擎丹荔倚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