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老尚書挽歌詞三首 其一
席寵三臺后,疏恩八座榮。朝廷真大蔡,邊鄙更長城。戾社符刀夢,王墀識履聲。陰功歸壤子,袞袞出名卿。
席寵三臺后,疏恩八座榮。朝廷真大蔡,邊鄙更長城。戾社符刀夢,王墀識履聲。陰功歸壤子,袞袞出名卿。
始愿今如此,前途復若何。
無媒獻詞賦,生事日蹉跎。
不遇張華識,空悲寧戚歌。
故山歸夢遠,新歲客愁多。
刷羽思喬木,登龍恨失波。
散才非世用,回首謝云蘿。
云卷東皋下,歸來省故蹊。
泉移憐石在,林長覺原低。
舊里情難盡,前山賞未迷。
引藤看古木,嘗酒咒春雞。
興與時髦背,年將野老齊。
才微甘引退,應得遂霞棲。
池館蟪蛄聲,梧桐秋露晴。
月臨朱戟靜,河近畫樓明。
卷幔浮涼入,聞鐘永夜清。
片云懸曙斗,數雁過秋城。
羽扇揚風暇,瑤琴悵別情。
江山飛麗藻,謝脁讓前名。
共許徐方牧,能臨河內人。
郡移棠轉茂,車至鹿還馴。
吏事嘉師旅,鴛行惜搢紳。
別心傾祖席,愁望盡征輪。
紫誥征黃晚,蒼生借寇頻。
愿言青瑣拜,早及上林春。
盛業山河列,重名劍履榮。
珥貂為相子,開閣引時英。
美景池臺色,佳期宴賞情。
詞人載筆至,仙妓出花迎。
暗竹朱輪轉,回塘玉佩鳴。
舞衫招戲蝶,歌扇隔啼鶯。
飲德心皆醉,披云興轉清。
不愁歡樂盡,積慶在和羹。
奉和杜相公移長興宅,奉呈元相公
守貴常思儉,平津此意深。
能卑丞相宅,何謝故人心。
種蕙初抽帶,移篁不改陰。
院梅朝助鼎,池鳳夕歸林。
覺路經中得,滄洲夢里尋。
道高仍濟代,恩重豈投簪。
報國誰知己,推賢共作霖。
興來文雅振,清韻擲雙金。
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
子喬來魏闕,明主賜衣簪。
從宦辭人事,同塵即道心。
還追大隱跡,寄此鳳城陰。
昨夜新煙雨,池臺清且深。
伏泉通粉壁,迸筍出花林。
晚沐常多暇,春醪時獨斟。
西南漢宮月,復對綠窗琴。
雨露滿儒服,天心知子虛。
還勞五經笥,更訪百家書。
贈別傾文苑,光華比使車。
晚云隨客散,寒樹出關疏。
相見應朝夕,歸期在玉除。
悔作掃門事,還吟招隱詩。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遙想白云里,采苓春日遲。
溪花藏石徑,巖翠帶茅茨。
九轉莫飛去,三回良在茲。
還嗤茂陵客,貧病老明時。
萬化一朝盡,窮泉悲此君。
如何丹灶術,能誤紫芝焚。
不遂蒼生望,空留封禪文。
遠年隨逝水,真氣盡浮云。
山閉龍蛇蟄,林寒麋鹿群。
傷心載酒地,仙菊為誰熏。
際晚綠煙起,入門芳樹深。
不才叨下客,喜宴齒諸簪。
夜月仍攜妓,清風更在林。
彩毫揮露色,銀燭動花陰。
自接通家好,應知待士心。
向隅逢故識,茲夕愿披襟。
文士皆求遇,今人誰至公。
靈臺一寄宿,楊柳再春風。
更惜忘形友,頻年失志同。
羽毛齊燕雀,心事阻鴛鴻。
留滯慚歸養,飛鳴恨觸籠。
橘懷鄉夢里,書去客愁中。
殘雪迷歸雁,韶光棄斷蓬。
吞悲問唐舉,何路出屯蒙。
疏傅獨知止,曾參善愛親。
江山侍行邁,長幼出囂塵。
握手想千古,此心能幾人。
風光滿長陌,草色傍征輪。
日夕望荊楚,鶯鳴芳杜新。
漁煙月下淺,花嶼水中春。
點翰遙相憶,含情向白蘋。
入門花柳暗,知是近臣居。
大隱心何遠,高風物自疏。
翛然靜者事,宛得上皇余。
雞犬偷仙藥,兒童授道書。
清吟送客后,微月上城初。
彩筆有新詠,文星垂太虛。
承恩金殿宿,應薦馬相如。
祿微賴學稼,歲起歸衡茅。
窮達戀明主,耕桑亦近郊。
夜來霽山雪,陽氣動林梢。
蘭蕙暖初吐,春鳩鳴欲巢。
蓬萊時入夢,知子憶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