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使君移鎮淮南
共許徐方牧,能臨河內人。
郡移棠轉茂,車至鹿還馴。
吏事嘉師旅,鴛行惜搢紳。
別心傾祖席,愁望盡征輪。
紫誥征黃晚,蒼生借寇頻。
愿言青瑣拜,早及上林春。
共許徐方牧,能臨河內人。
郡移棠轉茂,車至鹿還馴。
吏事嘉師旅,鴛行惜搢紳。
別心傾祖席,愁望盡征輪。
紫誥征黃晚,蒼生借寇頻。
愿言青瑣拜,早及上林春。
大家都認可您這位徐州的地方長官,有能力治理好百姓。您調任新郡,如甘棠樹愈發繁茂;您所到之處,連野鹿都溫順親近。您處理政務堪比優秀將領,同僚們都不舍您這位賢才離去。離別時我在餞行宴上傾吐心意,憂愁地望著遠去的車輪。朝廷征召賢才稍晚,百姓多次懇請您留任。希望您能早日在朝廷獲重用,趕上上林苑的明媚春光。
徐方牧:徐州的地方長官。
河內人:指代百姓。
棠:甘棠樹,常用來稱頌地方官的惠政。
鹿還馴:傳說中賢明的地方官能讓野鹿溫順。
鴛行:指朝官的行列。
搢紳:指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
祖席:餞行的酒席。
紫誥:詔書。
征黃:指朝廷征召賢才。
借寇:百姓挽留地方官。
青瑣拜:指在朝廷任職。
上林春:上林苑的春光,比喻朝廷的恩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友人王使君從徐州調任淮南時,詩人為其送行所作。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與王使君是同僚或友人關系,對其才能十分認可。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王使君調任淮南,高度贊揚了友人的治理才能和政績,表達了惜別之情和美好祝愿。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典型風格,情感真摯,藝術手法運用得當。
清湖晴雪對蓮峰,下有弦歌一畝宮。題得新詩寄茆屋,長松修竹共清風。攜得長镵度雪峰,月明留宿洞仙宮。世人未識賓云曲,閒卻林梢一笛風。
幾番逐隊數時賢,老去仍教清禁傳。枉尺直尋寧有是,纓冠被發總徒然。上方未效朱君借,宣室宜陪賈誼前。贏得俸錢過兩月,五更朝罷突飛煙。
周司徒,真丈夫,直氣棱棱霄漢俱。致君不作堯舜主,拂衣歸臥山中廬。山中臥,今幾載,鶴貌童童履聲在。十書五疏招不回,九重虛席空相待。北來頡利西羌胡,爭問司徒今有無。乃知系國輕重者,不獨廟堂公與孤。周司徒,真丈夫。
聞君新領八霞司,此別相逢是幾時。妾有一觥云母酒,請君終宴莫推辭。
雨歇重林煙樹濕,風來虛閣晚窗涼。幽人倚遍闌干久,始識山中興味長。
愁來倚劍立蒼茫,誰在籌邊策最良。捕賊五更唐李愬,揮戈萬眾漢云長。烽煙滿接城樓近,鬼火寒穿石徑荒。多少材官雕羽箭,不知何日殪天狼。
五十年來事,渾如昨日同。傳方由孟母,配德遇梁鴻。蘭芷煙光綠,桑榆日影紅。少郎新領職,分教浙江東。
小草都含微笑。遠山自寫春容。碧波恰襯夕陽紅。衣香人影,一陣落花風。不恨而今不見,三春盼到三冬。相思未必兩心同。新詞和就,彈淚托征鴻。
駟馬橋邊憶舊游,海棠紅濕雨初收。春禽似識文園令,也向花前嘆白頭。
晴碧橫開滟滟春,封姨乍息湛天真。青冥聚散孤云影,白鳥微茫落日津。煙破不知镕鑒客,月臨擬有弄珠人。清光不借銀河色,瑩徹靈襟覺日新。
霜枝露葉長叢叢,鑄就黃金訝許同。昨日不緣行藥到,又成寂寞付秋風。冷坐東籬句自敲,旁人錯訝候香醪。餐英飲水尋真樂,久與王弘著絕交。露下碧叢珠滴滴,月明素萼雪團團。不知晚節全清白,更向東籬仔細看。一枝數萼剪輕冰,應與淵明共素心。秋色滿園題品遍,從來白玉貴黃金。
小阮書來亦太奇,勸予休遣鬢成絲。誰知逆旅開緘日,正是君王賜玦時。恩負從龍真大愧,命當磨蝎可中移。山林不日重相見,喜取新成第一詩。
忽忽何太息,顛毛亦已斑。身懸行止地,道在廢興間。一夕爭千古,新愁換舊顏。家緣聊爾爾,尊酒話宵閒。
白蘋影蘸無痕水,黃菊香催未了詩。
山之芝兮紫英,遐不見兮我怦怦。逝將歸兮以擷以烹,曰以芼予親之羹。遹脩眉兮四翁,日游戲兮山之中。朝予望之兮夕夢其下,盍反轡兮吾馬。子之轡兮言反,顧周道兮云遠。氓之靡家兮皇不有儲,嗟嗟子兮曷寧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