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雪次韻
一天云似穹廬,山川慘淡還非舊。興來欲喚,贏童瘦馬,尋梅隴首。有客遮留,左援蘇二,右招歐九。問聚星堂上,當年白戰,還更許,追蹤否。卻擁重裘深坐,看飛花乍無還有。老來拈筆,不禁清凍,頻呵龜手。想見南山,少年射虎,臂鷹牽狗。暮歸來脫帽,銷金帳里,飲羊羔酒。
一天云似穹廬,山川慘淡還非舊。興來欲喚,贏童瘦馬,尋梅隴首。有客遮留,左援蘇二,右招歐九。問聚星堂上,當年白戰,還更許,追蹤否。卻擁重裘深坐,看飛花乍無還有。老來拈筆,不禁清凍,頻呵龜手。想見南山,少年射虎,臂鷹牽狗。暮歸來脫帽,銷金帳里,飲羊羔酒。
惹云非手植,自與薜蘿交。
雨過苔侵影,秋來月照巢。
錫寒枝上掛,偈好葉中抄。
誰見僧行遶,煙涼夜磬敲。
山木爭高葉盡深,山人半醉在庭陰。
常時具饌多餐藥,偶夜聽松不弄琴。
雨后看苔連井口,秋來見月到池心。
近聞墻外諸峰賣,只向茶鐺便煮金。
岳瀆精英氣,來鐘積慶門。
何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仙藥寧無種,靈椿別有根。
佇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
大抵人生樂故居,山川況復漢南都。
別來墳墓有宿草,歸去田園多綠蕪。
銀印莫羞雙鬢白,錦衣兼照兩轓朱。
西垣衰病無憀客,空羨此行歌袴襦。
發地便擎天,根盤數畝煙。
化工成突兀,轍跡似雕鐫。
峭拔殊無倚,孤高眾莫肩。
軒轅從此去,知復幾千年。
勝事如飛去不還,無人更立白云間。
西風落盡貝多葉,明月自來天竺山。
巖桂影寒泉暗滴,玉爐香減蘚空斑。
孤猿亦有斜陽恨,莫道三聲是等閑。
正向承明戀直廬,年來華發已侵梳。
官清自比乘軒鶴,心小還同畏網魚。
西掖永懷王閣老,北門堪嘆扈尚書。
會當辭祿東陵去,數畝瓜田一柄鋤。
江豚江豚爾何物,吐浪噴波身突兀。
依憑風水恣豩豪,吞啗魚蝦頗肥腯。
肉腥骨硬難登俎,雖有網羅嫌不取。
江云漠漠江雨來,天意為霖不干汝。
同年事分幾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縣花交影笑春風。
分莎種就尋僧逕,借竹編成養鶴籠。
公暇不妨閑唱和,免教來往遞詩筒。
共嘆蹉跎兩鬢蒼,立朝為郡是尋常。
重歸謝客中書省,又送山濤吏部郎。
三入承明身最忝,十年兄事分偏長。
喜聞辭日留前席,莫算多時住水鄉。
上玄茫昧胡為乎,施設吾道生吾徒。否多泰少是天意,生有述作死不虛。
圣人憂患方演易,賢者窮愁始著書。盡令富貴陷逸樂,蠢蠢戢戢如雞豬。
泯然無物作時瑞,誰識鳳皇與騶虞。經史子集燦今古,粉繪帝道張皇謨。
一言可采即不朽,名姓長與日月俱。乃知天心厚我輩,窮辱不足形悲吁。
夫君擢秀在江左,國小而逼何區區。科名始得值兵火,金陵坐見成丘墟。
歸朝才得一贊善,黜降重為縣大夫。彰明僻遠在蜀道,又遇妖賊攻成都。
徒行抱印入隴氐,乞食夷落何崎嶇。歸來朝責作主簿,朱衣暗澹鬢毛疏。
昨朝投我蜀中作,錚然一集如瓊琚。杜甫奔竄吟不輟,庾信悲哀情有余。
我逢圣代自多難,謾夸三入承明廬。近令編綴小畜集,謫官詩什何紛如。
才名官職不兩立,真宰折刻分毫銖。郎官疏遠既未貴,縣吏禮數不足拘。
相逢且說文章樂,為君酌酒焚枯魚。
依依行色滿帆檣,又借仁風惠遠方。
暫去長沙非賈誼,猶虛計相待張蒼。
檻前波浪瀟湘闊,雨后汀洲橘柚香。
翰苑放臣知最幸,愿聽民訟繼甘棠。
我聞三代淳且質,華人熙熙誰信佛。
茹蔬剃發在西戎,胡法不敢干華風。
周家子孫何不肖,奢淫惛亂隳王道。
秦皇漢帝又雜霸,只以威刑取天下。
蒼生哀苦不自知,從此中國思蠻夷。
無端更作金人夢,萬里迎來萬民重。
為君為相猶歸依,嗤嗤聾俗誰敢非。
若教都似周公時,生民豈肯須披緇。
可憐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織。
君子之道動即窮,亦有賢達藏其中。
上人來自九華山,叩門遺我瓊瑤編。
錚錚五軸余百篇,定交仍以書為先。
書中不說經,文中不言佛,有心直欲興文物。
感師自遠來相親,為師畫卦成同人。
出門無咎非群分,袈裟墨綬何足云。
年少辭榮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畝催耕冒雨歸。
種竹野塘春筍脆,采蘭幽澗露牙肥。
伊予自是徒勞者,未得同尋舊釣磯。
臣聞伏羲畫卦樸且淳,蒼頡造字初有文。大篆小篆八分體,楷隸章草何紛紜。因茲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藝區以分。其中最難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又聞關雎本王化,四始洋洋風化下。比興賦頌六義分,乃有變風兼變雅。仲尼刪后屈平作,郢客李陵鬭名價。古來詩道難得人,其唱彌高和彌寡。
如今草圣與雅言,盡在吾皇萬機暇。元年十月近干明,崇文院靜寒霜晴。直廬日午讎書罷,閑曳朱衣遶砌行。中使傳宣來上界,忙把魚須下階拜。寶函鈿軸光陸離,御札文書御制詩。折腰搢笏拭雙目,汗流魄駭聊一窺。
急就章,何縱橫,藍田種玉苗初成。雪花灑破煙嵐壁,黑云漏出天漢星。乍似鮫人泣下珠無數,錯落晶熒滿盤貯。又似大鯨吞盡滄海波,查牙露出珊瑚樹。
朱邸集,何清奇,仙風撼動瓊林枝。漢皇休道白云句,穆滿虛吟黃竹詩。乍似三春直上伯陽臺,熙熙物華當眼開。又似十洲夜伴王母宴,鸞歌鳳吟次第來。
小臣再拜受一軸,搗紙抄詩抄未足。焚香朝向天日看,執簡夜對星辰讀。
臣見高宗飛帛亦有名,筆跡往往頒公卿。所得不過三五字,當時臣子猶為榮。又見玄宗詩什頗留意,吟詠時時成御制。屬和止于一兩篇,至今史冊猶為貴。
若征往事比明時,萬分之一徒爾為。未如我四十三紙圣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詩。永為家寶藏書篋,豈讓西方貝多葉。且教世世傳子孫,長與皇家作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