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書懷呈羅思純
同年事分幾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縣花交影笑春風。
分莎種就尋僧逕,借竹編成養鶴籠。
公暇不妨閑唱和,免教來往遞詩筒。
同年事分幾般同,墨綬逶迤一郡中。
仙桂并枝攀月魄,縣花交影笑春風。
分莎種就尋僧逕,借竹編成養鶴籠。
公暇不妨閑唱和,免教來往遞詩筒。
同年登第的情誼有很多相同之處,我們都在這一郡中擔任官職。當年我們如同一起攀折月中仙桂的枝條,如今縣中的繁花在春風中交相輝映似在歡笑。我分開莎草開辟出一條通往僧院的小路,借來竹子編成養鶴的籠子。公務閑暇時不妨相互吟詩唱和,免得只能靠遞詩筒來交流。
同年:指同一年考中科舉的人。事分:情誼、情分。
墨綬:黑色的印綬,代指縣官。逶迤:曲折前行,這里形容在一郡為官。
仙桂并枝:比喻同年登第。月魄:指月亮。
縣花:指縣中花卉。
莎:莎草。尋僧逕:通往僧院的小路。
詩筒:古時傳遞詩稿的器具。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與羅思純同年登第,之后都在同一郡為官。在公務閑暇時,詩人有感于同年情誼和閑適生活,創作此詩表達與友人唱和交流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同年情誼的重視和對閑適生活的享受。其特點是意象優美,意境閑適,語言清新雅致。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方式。
作無所作,為無所為。灰頭土面,帶水拖泥。恁么要見興化,快須照顧兩莖眉。
山河阻且長,倏忽夢京師。非關仕途念,良由親友思。嵯峨黃金殿,晃朗白玉墀。武衛儼森列,文班盛逶迤。鳳吹逐天風,飄飄彩云飛。故人喜相遇,瞻望同此時。歡笑若平昔,誰言有暌離。覺來山欲夜,念之情轉悲。庭空霜月冷,修竹吹涼飔。感此寒暑變,嗟彼音問稀。歲晚守窮巷,中心君詎知。
白首窮經恨不知,書生辛苦竟何為。一朝聞道無馀事,若較尋常死亦遲。
孤山處士已無家,有鶴追隨野興賒。祝汝九皋長一嘯,早歸相約伴梅花。
數尺朱弦系玉琴,琴亡弦絕兩難禁。離鸞有恨佳期隔,流水無聲古調沉。鮑叔永遺鐘子意,相如應負卓文心。可憐玄鶴庭前舞,猶戀當時再奏音。
偶同溪石坐清幽,便覺生涯近一流。涼玉共看千斛瀉,翠云分作幾團收。欲憑元始佳山水,守住心形小自由。何用百年重訂約,已留鴻爪在龍湫。
昨暮行過已隔年,相將長揖謝高天。似憐窮佛添花雨,肯為寒儒鋪白氈。權作江梅當折贈,漫敲石火任烹煎。饑腸宛轉澆應遍,又是賡酬第一篇。
師道最尊嚴。絳帳高懸。門前立雪盡英賢。況有文章堪樂與,桃李翩翩。暫且擁青氈。不日鵬摶。明年春滿杏花天。圣主臨軒親策士,身上金鑾。
總角為兒百未更,已陪先進識英名。慣聞似覺雄風近,因問從知看日明。千里未迎天子詔,一同先說長官清。吏師況有桐川舊,敢向題輿問去程。
倜儻先言路,經綸重鼎司。武文兼二允,愛直見雙遺。無復靈臺論,空傷薤露詩。邢山向鄭國,千古意同悲。
道旁何處折腰多,開府張筵上客過。不忝我曹仙作吏,皇華公署亦張羅。
雨罅喚輕舠,溯漲信帆風。晴峰頗照眼,百里青濛濛。沙岸所齧痕,今來易西東。一片黃琉璃,亂插櫸柳叢。畸零瓜蔓水,處處沒鳧翁。犢有浮鼻過,鯈有銜尾通。其陽出微波,雜花搖白紅。斜趨石甕橋,明滅浸長虹。可憐萬象影,詭蕩漪瀾中。襟趣忽已高,微憾無與同。
倭兵移腳賊如毛,覷眼荒祠欲試刀。誰肯挺身當戶立,范滂母與泰山高。
碌碌窩囊老溥儀,兩回傀儡冒軒羲。帝庭宣統早休矣,民國稱臣胡適之。君父文章堪大笑,五千年史隱深悲。古來多少孤忠血,為若輩流總近癡。
堅冰漸解柳初黃,鈍斧誰將劈巨荒。但任疏狂留本色,不妨粗糲是家常。千群龍象歸華表,萬里風沙建寶坊。幾向棒頭明正眼,混同依舊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