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縣侯
能說齊論與魯論,世儒希合便紛紛。何曾后學皆傳信,祇有奸名萬古聞。
能說齊論與魯論,世儒希合便紛紛。何曾后學皆傳信,祇有奸名萬古聞。
荒草春茫茫,言尋大夫墓。
兩海風馬牛,魂歸自何所。
散民怯公戰,矯以鶴軒拒。
懿公死社稷,玦矢志先諭。
傷哉空國走,不見輿尸旅。
刲腹作黃腸,呼天心獨苦。
有臣乃若此,足以知其主。
衛國君臣乖,十世余殃注。
亡虜幸偷生,有言皆糞土。
萇弘血在蜀,精衛翔漳渚。
神化妙難量,吾言公儻許。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辛苦門前水,年年載客西。
青山一相送,烏鳥幾回啼。
歸計知難準,鄉音聽漸迷。
來宵如有夢,應戀若耶溪。
遠山陣陣陰云起。芭蕉聲碎愁人耳。閣外小溪平。溪船罷采菱。
碧山空對面。白鳥飛還見。惱亂野人家。風吹處處蛙。
駭浪橫吞兮片板況,颶風怒掣兮孤舟覆。余家有子聰明郎,貨殖經營往彰鹿。傳來死信到家鄉,母痛嬌兒徹夜哭。血淚流殘竟失明,時時首向衾中縮。井泉漱口舐昏眸,巖電光瞳開曤目。襁褓于歸姑是親,孩提為媳夫同鞠。望門寡婦直比兒,織席樵蘇甘婢仆。哀啼恐痛老姑心,范氏悲同向山谷。柏舟有志矢髫齡,「之死靡他」向天祝。遂將宗子作嗣男,大廈無傾支一木。養生葬死教子成,數十寒暄嗟迅速。畢世孝貞天地知,平生節義鬼神服。可憐子死媳亦賢,膝下孤雁同撫育。曹、黃二公重倫彝,婦德歷陳申憲牘。綸音一旦降海邦,幽光此日顯煌煜。首倡捐資助建坊,艱難海運稀艫舳。德可感神非偶然,無端巨石浮溪澳。造成坊表立河頗,姑來一拜旋平矗。次年苦旱過夏初,四野焦枯傷黍菽。官民叩吁總無功,面面相覷額頻蹙。咸請我姑出禱祈,千人萬姓同匍匐。我姑節操凜冰霜,豈有元冥不聽服。歸途衣袂盡沾濡,幾日淋漓失平陸。頻年數出應同前,風伯雨師相隨逐。共道雨如藏袖中,抖袖登時紛霢霂。由來節孝眷兩間,故為我姑揚芬馥。八十馀齡大耄身,依然處女范清肅。請看大甲貞孝坊,萬載姑名書帛竹。我今作詩慚直詞,才薄書難盈尺幅。須知風化系全臺,豈獨徽光歸兩族。重計東瀛節孝坊,我姑之外馀五、六。僅有我姑「貞孝坊」,「節孝貞」能三字讀。
呂卿豪杰士,家世兩申公。小試為郎日,深知有祖風。名高中興后,病著半生中。遂作青山去,嗚呼萬事空。
歷數交游內,公家雅有連。舍人先即世,駕部復沈泉。遠訃聞今夏,高談記昔年。離窮一片影,大似老夫然。
汲古綆懼絕,植德根懼斸。
繩樞守窮賤,旦旦天境續。
防意如長城,視身等良玉。
禰薦非吾榮,臧毀詎吾辱。
暗漏但勿欺,人心勝明燭。
何處著詩豪,白云高更高。
山中別天地,門外自波濤。
夜雨荒園菊,春風媚觀桃。
歸來懷故宇,招隱愧離騷。
四海共一海,九州復九州。日天一點內,容此大地球。中國此點中,泰山其垤丘。人于此點中,廣野之蚍蜉。蝸角國蠻觸,征戰何時休。蛟睫巢焦冥,身家無盡謀。嘒彼天上星,大包四部洲。一星一世界,數與恒沙侔。不識一星中,還有人物不。此星距彼星,難測道里修。而強牽連之,名曰箕斗牛。又為分野說,下派燕秦周。此理恐未然,其說近謬悠。王良一仆夫,挾策青天頭。世無楚靈均,更與誰咨諏。
八月巫閭草半枯
繡簾霜重一鐙孤
人生失意無南北
笑卷琵琶出塞圖
瓦流雙澗合,
簾壓亂山青。
佛剎蟠深崦,
漁蓑散晚汀。
陰井生秋早,明河轉曙遲。
廣陵驛下大江干,
誰遣西來十日歡。
落魄憐余羈楚甸,
連翩送爾入長安。
分鑣自覺酣歌少,
仗劍休嗟行路難。
到日俠游多樂事,
上林秋色月中看。
美人墳上日初斜,
素練澄澄一望賒。
蘭佩已銷香澗草,
粉痕猶帶暮天霞。
殘碑終古遺秦字,
流水千年入漢家。
目極此時人不見,
斷腸開盡野棠花。
客舍問物價,百偽無一真。
只緣逐微利,遂使心不淳。
一笑脫貫去,貴賤不足論。
何能更鄙薄,三代即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