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呂惇智直閣二首
呂卿豪杰士,家世兩申公。小試為郎日,深知有祖風。名高中興后,病著半生中。遂作青山去,嗚呼萬事空。
歷數交游內,公家雅有連。舍人先即世,駕部復沈泉。遠訃聞今夏,高談記昔年。離窮一片影,大似老夫然。
呂卿豪杰士,家世兩申公。小試為郎日,深知有祖風。名高中興后,病著半生中。遂作青山去,嗚呼萬事空。
歷數交游內,公家雅有連。舍人先即世,駕部復沈泉。遠訃聞今夏,高談記昔年。離窮一片影,大似老夫然。
呂惇智閣下是豪杰之士,家族世代有像申公那樣的賢能之人。初任郎官時,便彰顯出祖輩的風范。名聲在中興之后傳揚,病痛卻伴隨了半生。如今他魂歸青山,唉,萬事皆空。細數交游之中,與您家向來有深厚關聯。舍人先離世,駕部又沉泉。今夏傳來遠方的訃告,仍記得當年與您的高談。離亂中孤獨的身影,與我這老人何其相似。
兩申公:指呂氏家族有兩位如漢代申培公(名儒)般的賢德先輩。
小試為郎:初任郎官,指呂惇智早期入仕。
中興:指宋室南渡后的中興時期。
駕部:兵部駕部司,此處代指呂家離世的親屬。
訃:訃告,報喪的文書。
此詩為作者悼念友人呂惇智(直閣)而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約為南宋中期。呂惇智出身官宦世家,才德兼備,然半生受病痛困擾,英年早逝。詩中提及呂氏家族'舍人''駕部'等親屬相繼離世,反映了作者與呂氏家族的深厚交誼及對友人早逝的痛惜。
全詩通過追述呂惇智的才德家世、家族連遭變故之景,既贊其賢能,又哀其命蹇,更嘆人生無常。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是南宋悼亡詩中兼具史實與抒情的典型之作。
林梢聽布谷。郭外舒懷仍快目。平田浩蕩,??泉鳴暗谷。香稻吐芒針棘細,秀麥搖風波浪綠。山童野老,意親情熱。
我待休官棄祿。屏跡幽閑安退縮。渭川千畝修篁,巑巑紺玉。顧盼灘流縈八節,呼吸湖光穿九曲。貪求自樂,盡忘塵俗。
笑頰紅欹,娟眉黛遠,天然畫里真真。艷跡依稀,難忘油碧車塵。東風蝴蝶憐芳草,尚思量、往日羅裙。斷橋邊,楚楚垂楊,可是前身。
舊游每憶西泠路,訪埋香小冢,一奠清尊。我輩情多,悠悠隔世傷神。落花滿地滄桑淚,料蘼蕪、也化愁根。待何時,劫盡春回,重與招魂。
贏糧破曉自薪樵,
有米無柴著甚燒。
更有一般欠區處,
淡餐糲飯鼎中焦。
妾身獨自采芙蕖,若問年華待嫁初。布襪荊釵如惜取,煙波江上是儂居。
未識秋郎怎等身,清詩惠妾意偏真。定情從此與君約,勿再丹心向別人。
不再傷心哭落花,重開妝鏡理云霞。妾身決作秋郎婦,如此清詩貌不差。
步上溪邊百尺臺,斬新秋色正傷懷。
千屏翳繞碧云合,一字傾攲鴻雁來。
徘徊欣與賞心同,讀遍碑詞字字工。
共嘆黃壚封白壁,一時悲淚灑秋風。
漢京賢太守,勸稼溥恩膏。
爭畜新犁犢,同售舊寶刀。
雁翎歸遠市,繭栗聚平皋。
赤冶沉沙久,烏犍叱月高。
銷宜偕劍戟,飼合伴豚羔。
無復歌金錯,何煩佩錦絳。
鐵耕兼互易,芻牧敢辭勞。
待價磨三尺,滋生計百牢。
今朝看濈角,前度想吹毛。
秋水鋒都斂,春田耒共操。
俗敦由政善,干戢亦弓櫜。
盛世農桑重,修文偃六韜。
草腳青蘇,柳眉綠染,南枝香夢猶淺。欲結鄉愁,未逢驛使,時序早過春半。
一縷吟魂澀,又卻被、東風吹遠。只憑前嶺斜陽,額黃傳出無限。
遙憶銅坑西崦,問幾樹苔封,幾重云掩。獨鶴宵鳴,翠禽孤語,似訴山空清怨。
待掃枝頭雪,驀化作、綠波香暖。喚起銀蟾,林邊一笛聲晚。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綺墀。
神飆獵紅蕖,龍燭映金枝。
垂帶覆纖腰,安鈿當嫵眉。
翹袖中繁鼓,傾眸溯華榱。
燕秦有舊曲,淮南多冶詞。
欲見傾城處,君看赴節時。
又向東風感歲華,長堤垂柳正啼鴉。
故鄉泉飲胡兒馬,異國花開估客槎。
七曜已頒新鳳歷,十年誰吊舊蟲沙。
傷心蹈海多奇士,不及宮人死有斜。
十里八九折,一村三五家。
山多易云雨,水迅乏魚蝦。
羹煮雞?脆,花簪龍爪斜。
時逢歸峒客,恰及宿林鴉。
回舟轉清澳,落日照前岑。
水闊一帆遠,云歸眾壑陰。
蟲聲喧別浦,人語靜空林。
寂寞河干客,悠悠行路心。
滿地月明夜,攜行高達夫。
幽人不可即,顧影生踟躕。
霜鶴一聲唳,寒梅花著蕪。
歸來眠未穩,夢已到林逋。
仗劍浮身幾度秋,關河遍誓客孤舟。一尊酒盡千山曉,七字詩成華谷謳。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發鬼神愁。龍池一日風云會,漢代衣冠舊是劉。
屈指蒙塵近十秋,每懷若作濟川舟。公卿寧憶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漢謳。報越有君誰共難,椎秦無力獨勝愁。螭龍豈是池中物,文叔當年自謂劉。
共是南游客,分飛復此州。
欲招春作伴,翻覺酒生愁。
古道云棲石,歸風柳映舟。
明朝憶攜手,寒色蘸中流。
擔簦發大庾,旅宿阻兵蠚。未湊鴻鵠羽,亂象起肘腋。
遂脫遠游冠,穹跨極天石。倒景粲云扃,參差羽人宅。
激雪舞傾湍,奔龍扈危策。鶴響來霧重,猿啼去天尺。
石髓韞龍湫,金澗洞海脈。云笠駕魚賓,霞標咀芝客。
藻霄蔚云樹,羅景匯香國。金梯可暫盤,消遙養風翮。
詎竊靈丘書,孰探終南冊。重輪絕曦駜,沸鼎啟胡驀。
回馭嬰雄圖,永與仙路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