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春日書懷十首 其四
故山甌浦上,先隴白云邊。湖水涵春碧,松花落莫煙。盤餐寒食雨,簫鼓太平年。兩地相追憶,傷心一惘然。
故山甌浦上,先隴白云邊。湖水涵春碧,松花落莫煙。盤餐寒食雨,簫鼓太平年。兩地相追憶,傷心一惘然。
半舫齋前種玉時,森森才見出墻枝。如今又見孫枝透,鳳尾翛翛轉更奇。
年踰耳順發鬖髿,其奈諸孫未見何。獨愛君家有英物,峣峣頂玉幾摩挲。
飛鴻銜子謾紛紛,萬里西游始識真。
不管吳霜微點鬢,來看蜀錦爛爭春。
倚闌定有司花女,秉燭仍留主夜神。
異縣賞心誰與共,故人新作坐中賓。
幽情與物遠,小飲傍山村。
幾折入松徑,短墻開竹門。
吟將梅共瘦,人對鳥忘言。
風飏余花落,茶煙繞榻昏。
荒雪胎魂,仙禽喚夢,冰肌禁慣寒峭。
竹外枝橫,池邊月上,倩影還憐嬌小。
綠鬟自整,誰盼得、東皇歸早。
清淚綃巾揾濕,新妝額黃輪巧。
空山困眠向曉。問宵來、釀春多少。
避卻東風料理,杏桃爭鬧。
沈恨馀香漫裊。剩有分、湖煙伴人老。
墮盡繁英,殘陽路杳。
樹暗不斷煙,崖蜂時墮蜜。
藜床荔垣蘚交絡,檜雨篁陰不見日。
松梢風過落藤花,仰看饑鼯啄山栗。
凝塵滿座晝沉沉,簾捲爐煙柏府深。
愛日獨懸千古恨,看云徒負百年心。
鶴來華表當空見,霜落寒烏倚樹吟。
記憶平生忠孝語,蠹書猶在淚沾襟。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憔悴經年客瘴鄉,
把君詩卷意差強。
古人三語猶嗟賞,
況是珠璣滿錦囊。
春鶯葉底引圓吭,臨罷黃庭日更長。滿院柳花寒食后,旋鉆新火爇爐香。
松竹幽禽尺素間,恍然真向雪中看。動搖已自清風足,何況丹青寫歲寒。
管妙弦清韻入神,老人合眼醉醺醺。成知不及當來曲,猶覺聞時勝不聞。
海神來過隱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清似連山噴雪來。
幽禽多夕響,佳人延暮悲。
山館唱高言,玄鶴鳴清池。
悠悠墮澗水,登眺有馀思。
彈琴盤石間,豈必巖桂枝。
月出流金塘,清歌同盛時。
女蘿生北山,云氣臨華榱。
回翔此佳會,后宴安可期。
引領嘆浩渺,四座各長咨。
萱長宜男草,
榴開結子花。
歡聲喧令節,
慶事屬天家。
樂亦遣此生,哀亦遣此生,落筆千萬言,略與數錢量米同硁硁。
二豎牧羊羊已去,遺火空燒始量墓。九原龍蛻總成灰,可惜驪山松柏樹。
世人見景不見日,何況虛空本無色。欲乘元氣亦易爾,復愁無處施鞭策。
江河滔滔孰云東,下歸墟沃焦昆侖。所藉高天偪人人著地,白榆欲落苦不易。
天荒地老頃刻事,十二萬年誰疏記。我憐盤古無奈何,一椎一鑿真兒戲。
悠悠白云觸石起,石重云輕只如此。河伯無言海苦愁,蒼茫一片綿秋水。
浮萍兩葉何青青,春風一夜吹忽生。羅浮離合為風雨,華首臺高聽山語。
若非鐵鎖相鉤連,便欲飄然趁潮去。去亦不可知,來亦不可知,海中巨鰲定有數,孰舍所戴而戴之?
中庭百草各含露,榮枯相雜不相顧。老夫兀坐胡蝶來,蛛網檐頭要黏汝。
垢衣忘浣虱游須,豈有村情似長瑜。
作圣德詩無乃怪,進文鑒序近于諛。
熱中人有讒余者,殿后天將壽我乎。
晚覺陶翁嗔子懶,不如坡老愿兒愚。
秋花開值物華新,恰是衙齋五日春。
態逸香清閒有韻,簾垂風細靜無塵。
迎年豈謂親軒冕,采食還應讓隱淪。
戲酹屠蘇一相問,淵明可是爾前身。
綠華傳履制玲瓏,珍重寒閨妙手功。
曉篋豫分金線碧,夜窗頻剔玉釭紅。
回腸默轉回針處,密意潛含密縷中。
著向閒階須護惜,祇緣縫綴費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