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張廷老司理錄示山居詩二首 其一
憔悴經年客瘴鄉,
把君詩卷意差強。
古人三語猶嗟賞,
況是珠璣滿錦囊。
憔悴經年客瘴鄉,
把君詩卷意差強。
古人三語猶嗟賞,
況是珠璣滿錦囊。
我在這有瘴氣的地方客居多年,面容憔悴。拿到您的詩卷,心情才稍有好轉。古人聽到精妙的三句話都會贊嘆欣賞,何況您詩卷里滿是如珠璣般的好詩。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經年:多年。
瘴鄉:指有瘴氣的地方,常指南方邊遠地區。
差強:略微好轉,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三語:此處可能指古人對精妙話語的贊賞。
珠璣:珠寶,比喻優美的詩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因被貶或其他原因客居南方有瘴氣之地,生活不如意。此時收到張廷老的詩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張廷老詩作的贊賞,突出特點是情感先抑后揚。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交流的雅趣。
西郊風雨草萋萋,白石碑橫斷爛泥。入土難逃紅黑劫,詩魂筆下有何題?
長風吹林群木亞,雨腳如麻水如瀉。前山咫尺隔杳冥,江黑云昏日將夜。老翁捲網歸去休,有魚無魚何足憂。危檣十丈貲貨重,愁殺三江估客舟。
覃懷名勝肅風煙,仙使軺車春草前。山抱虎牢看作礪,樹蟠狐嶺若從天。歌風不獨思商俗,為命今應繼鄭賢。歸道霜驅應便發,建章宵幾正籌邊。
燈影照殘孤枕夢,雨聲滴碎兩年心。
石子斕斑草半黃,幽林窄徑轉重岡。斜陽欲下鳥相喚,急雨乍收山更蒼。萬里長江天設險,五云深闕地生光。曇花往事憑誰問,仰見皇圖億世昌。
邗溝帆席即長淮,鬢未霜時慣往回。絳縣老人今若此,此生更復幾番來。
解帶蒙頭夜夜同,坐聽寒雨怯霜風。禪心淡泊悲歡外,老景生涯疾病中。休對目前言夢幻,誰當事后說真空。西山消息還遲我,笑殺時人看畫龍。
美人家住灉江干,石泉夏五生清寒。楊柳千條堪系馬,筼筜萬個待棲鸞。棲鸞系馬陰陰里,疊嶂回巒望中起。何似王維住輞川,更勝陶潛歸栗里。方今天子思隆平,絲綸屢下收群英。君胡不隨時變化,肯抱長材甘賤貧。賤貧亦可甘,富貴亦可為。丈夫不用則已矣,一用當為天下奇。伊尹躬耕太公釣,商周之業非輕小。即從苦旱化甘霖,四海蒼生都濟了。賢豪舒卷豈尋常,吾亦拂衣可同調。
君馬經西極,臣馬出東方。策舉浮云影,珂連明月光。水凍恒傷骨,蹄寒為踐霜。躊躇嗟伏櫪,空想欲從良。
庭前多古樹,瑟瑟弄秋聲。一入幽人恨,蕭條如有情。萬事隨黃發,千秋馀令名。相逢慶卿子,揮灑盡平生。
太液春風起,瀟湘鴻雁歸。照水翹圓趾,隨波弄短衣。曲池稻粱足,上林矰繳稀。由來江海性,還從塞北飛。
照水纖柯拂地明,東風初試舞腰輕。人間豈識長門恨,霧鬢煙鬟綰不成。
爾去當殘臘,其如霜露何。到時春草遍,隨處故人多。脫劍留燕市,題詩贈汨羅。淮陽舊游地,取醉一高歌。
噫,四海依然仰帝徽,張郎老,不復問狐貍。噫,長夜何人歌鳳兮,人酣睡,莫問夜何其。噫,誰解登高惜落暉,虞淵遠,痛哭不能追。噫,老阮當年泣路歧,車難進,異代有同悲。噫,滄海紅桑生幾枝,三生夢,夢破欲安歸。
海風吹折巨鰲簪,一孔橫波貫百尋。禽著蛟龍莫揮劍,好施鐵纜系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