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于庵
???圍僧屋,檀欒隔槿籬。
月池聊濯足,雪壁賸留詩。
里社皆囷廩,鐘魚亦歲時。
平生松隠賦,回首十年遲。
???圍僧屋,檀欒隔槿籬。
月池聊濯足,雪壁賸留詩。
里社皆囷廩,鐘魚亦歲時。
平生松隠賦,回首十年遲。
稻田環繞著僧人的房屋,翠竹隔著槿木籬笆。在月光映照的池水中暫且洗洗腳,在潔白如雪的墻壁上盡情題詩。村里的社倉都裝滿了糧食,寺廟的鐘和魚板也按時敲響。我一生都想寫《松隠賦》,回首往事,已經過去了十年,行動還是遲緩了。
???(bó zhuō):稻子抽穗的樣子,這里代指稻田。
檀欒:秀美的竹子。
囷廩(qūn lǐn):圓形的谷倉。
鐘魚:寺廟的鐘和魚板,是寺廟報時和集眾的法器。
松隠賦:可能是作者一直想創作的一篇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鄉村寺廟景象來看,可能是作者在游歷鄉村寺廟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鄉村生活安定,糧食豐收,這也反映在詩中里社皆囷廩的描述中。詩人可能在此時想起自己一直想創作的《松隠賦》,感慨時光流逝。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鄉村寺廟生活的喜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展現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觀察。
衡門忽有滿堂賓,皆詫瞿聃抱送麟。
懶作柳邊退朝客,寧為花下弄孫人。
小年置膝尤鐘愛,晚歲含飴當食珍。
吾萬卷書將付汝,勝如制誥水銀銀。
彩勝矜時節,其如兩鬢皤。
所欣解余凍,已覺扇微和。
牧豎眠吹笛,漁翁起曬蓑。
土牛蹄角赤,休咎果如何。
貞潔如圖史,纖微到米鹽。
辟纑窮亦樂,反鲊訓尤嚴。
封邑才綸誥,還鄉尚繡簾。
自慙銘筆拙,何以發幽潛。
乍可破琴棲剡曲,誰能抱瑟立齊門。
昔賡太液池新詠,今嘆靈光殿獨存。
摩詰不煩人問疾,巫咸難為帝招魂。
老農無復供春帖,題徧南村與北村。
文字蜚聲早,功名入手遲。
晚知書誤我,時以酒澆之。
曠野靈均些,新墳貞曜碑。
兩翁不在子,其必在孫枝。
鬰鬰蔥蔥初抱送,驚驚怕怕永銷除。
子瞻要待啼時看,介甫曾夸畫不如。
先敞高門容駟馬,旋聞別館戲羊車。
中庸詩禮牢扃??,他日親傳伋與魚。
玄都觀里曾聯句,鐵壁堂中許附名。
客舍炊粱成蝶夢,僧廬煨芋忽雞鳴。
君賢惜不登臺輔,吾耄何堪拜老更。
直待無身始無恨,有身死到恨難平。
長魯申公數歲余,占天隨子百弓居。
久拋科舉尋初服,不愿君王載后車。
里有學人來問字,朝無掌故就傳書。
新春農告西疇事,誰伴樗翁共荷鋤。
椽筆雅宜揮制草,鐵心未害賦梅花。
紫薇閣老昔同省,喬木世臣今幾家。
犢鼻吾甘住南阮,狨鞍君合扈東華。
明時簡擢皆夔卨,不待還黃與壞麻。
貴重元身外物輕,薦書慫恿入都城。
金閨得路通初籍,玉座臨軒再唱名。
巖邑古人難錦制,長官叔世少琴聲。
今皇取法干淳帝,峩豸多由此陟明。
富貴浮榮何足道,綱常大義詎容差。
皆云養子將防老,豈若嬌嬰未識爺。
上欲奪情俾歸袞,臣寧斷腕不操麻。
向非十日留黃力,輦路幾于誤筑沙。
賓戲兩翁迂闊甚,金章換得笠并蓑。
君從老艾傳衣缽,仆似元城耐搗磨。
歲晚石交惟竹伴,古來鼎味待梅和。
凍泥滑滑村居僻,今雨無人肯見過。
作雨賓春雪餞冬,田家休戚使家同。
魚非人所當加察,馬與民皆不可窮。
政爾和風并暖日,管他雌霓更雄虹。
耿侯非祖荊舒者,預創常平備歉豐。
不消負笈趁槐黃,解褐惟于孔廟堂。
士子堵墻觀矍圃,公卿搢笏誦阿房。
里中巨擘推吾子,闕下諸生有此郎。
鶴發慈親倚門待,錦標奪得早還鄉。
囝罷各華顛,臨分倍黯然。
吾惛如隔霧,汝孝可通天。
郡古多文獻,廳寒少事權。
東岡今召父,猶在乃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