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采杰挽詩
文字蜚聲早,功名入手遲。
晚知書誤我,時以酒澆之。
曠野靈均些,新墳貞曜碑。
兩翁不在子,其必在孫枝。
文字蜚聲早,功名入手遲。
晚知書誤我,時以酒澆之。
曠野靈均些,新墳貞曜碑。
兩翁不在子,其必在孫枝。
你早年就因文字出眾聲名遠揚,可獲取功名卻很晚。晚年才明白讀書耽誤了自己,時常借酒消愁。曠野中仿佛回蕩著屈原《招魂》般的悲嘆,新墳前立著如孟郊墓碑一樣的碑石。這兩位先賢的才學若不在你身上傳承,那必定會在你的孫輩那里延續。
蜚聲:揚名。
靈均:屈原的字,這里用“靈均些”暗示如屈原般的悲嘆,“些”是《楚辭》中常用的語氣詞。
貞曜:孟郊的謚號,孟郊去世后友人張籍等私謚為“貞曜先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的友人丁采杰去世,詩人有感于其生平經歷,尤其是其才華與功名的不匹配,寫下此詩以表哀悼和對其才學傳承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友人丁采杰,突出其懷才不遇的人生經歷。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依約灘聲雜櫓聲。波光隱映月華明。
眼前好景真無盡,身外浮名盡可輕。
窮勝賞,續歡盟。直饒風雨也須晴。
滿頭插菊掀髯笑,笑道齊山浪得名。
留此秦時松,掛彼太古月。
青山從東來,宛轉氣一歇。
空際放奇觀,陰森排萬笏。
霜風吹老馬,煙色逼蒼鶻。
紅泉瀉秋澗,何處笙竽發。
蘇門長嘯后,誰復識孫登。
齒礪南山石,心枯北海僧。
百年閑鶴立,千里困龍騰。
卻羨平湖雁,冥冥巧避矰。
兩度征途駐馬頻。
三秋兵火獨驚神。
苦遭赤幟久為客,
羞見白鷗常傍人。
南國有懷書劍遠,
西風無那鬢毛新。
乘槎天上知何日,
試向溪邊一問津。
老彗妖芒欲爇天,
王良見迫為收鞭。
紫微一夜璣衡轉,
甘雨祥風到野田。
意里家山初得歸,綠波澹澹沒斜暉。
山川似為遲來惜,城郭都隨昔夢非。
夙喜素心虛客位,不多寒色戀征衣。
戰塵回首梅邊動,相見旋愁朔雁稀。
碣石造這起陣云,樓船羽檄日紛紛。
螳螂竟欲當車撤,髖髀安能抗斧斤?
但解終童陳策略,已聞王歙立功勛。
如今旅夢應安穩,早絕天驕蕩海氛。
只在秋江上,孤音何處聞。夢回千里月,愁入萬山云。欲賦招難返,長憐思不群。此時還憶汝,書寄武夷君。
只在秋江上,連宵信不通。忽看云外影,漫擬頂間紅。樂府音猶是,山家籠已空。此時還憶汝,學舞小庭中。
只在秋江上,長吟首重搔。避煙茶已熟,窺戶月初高。山角聞孤笛,湖陰夢小舠。此時還憶汝,把酒興空豪。
只在秋江上,高飛竟不還。君應憐遠漢,吾豈戀區寰。云冷難成夢,月明疑扣關。此時還憶汝,何處訪蓬山。
只在秋江上,孤蹤竟所之。花間扶杖處,竹外聽泉時。野客來玄圃,山僧寄紫芝。此時還憶汝,伴我夜吟詩。
只在秋江上,煙霞幾萬重。階前留墮羽,苔面想行蹤。云影忽傍水,月明猶在松。此時還憶汝,跨我出樊籠。
天外冥鴻不可招,十年心跡負團瓢。老境蒼寒誰慰藉、月輪高。
懶到冬山惟耐睡,愁呼濁酒等閒澆。賴有梅梢春信逗、兩三椒。
嵐翠濕人衣。或棹輕舟或杖藜。
一院落花無客醉,鶯啼。逸處能高怨處低。
夜妒燕雙棲。回看池塘影漸稀。
唯有教坊南畔草,萋萋。空使王孫見即迷。
烏衣莫與怨斜陽,雪色新裁素練裳。
隋苑柳疏長帶月,河陽花滿不驚霜。
瓊窗瞥眼窺銀字,玉鏡偷臨斗靚妝。
似妒蘋花秋色好,不留清影照寒塘。
君問西州城下事,醉中疊紙為君書。
嵌空石面標羅剎,壓捺潮頭敵子胥。
神鬼曾鞭猶不動,波濤雖打欲何如。
誰知太守心相似,抵滯堅頑兩有馀。
去年今月正今日,北高峰前,冷泉亭畔。懸羊頭,賣狗肉,秤頭斤兩惜如玉。幾多高價來相酬,盡力相酬酬不足。
今年今日正今時,竹山頂上,棲風亭邊。饑即餐,困即眠,石頭為枕草為氈。永日蕭然無個事,白云深處不朝天。
仙人騎鶴渡江來,
卻望南山薈蔚開。
何待呼龍種朱草,
袖中云氣是蓬萊。
愛日迎長月向圓。當年飛墮蕊珠仙。相門赫奕人爭羨,閫則柔嘉世所賢。
羅紙貴,彩衣鮮。鼎來盛事樂無邊。婦姑夫婦孫和子,同住人間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