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生投贈二首 其一
乍可破琴棲剡曲,誰能抱瑟立齊門。
昔賡太液池新詠,今嘆靈光殿獨存。
摩詰不煩人問疾,巫咸難為帝招魂。
老農無復供春帖,題徧南村與北村。
乍可破琴棲剡曲,誰能抱瑟立齊門。
昔賡太液池新詠,今嘆靈光殿獨存。
摩詰不煩人問疾,巫咸難為帝招魂。
老農無復供春帖,題徧南村與北村。
寧愿弄破琴隱居在剡溪之畔,誰愿意抱著瑟去齊國的城門下等待賞識。過去曾和人一起在太液池邊創作新的詩篇,如今卻只能感嘆像靈光殿一樣獨自留存于世。像王維那樣不必別人來探問病情,巫咸也難以替帝王招魂。老農不再寫春帖了,題詩已經寫遍了南村和北村。
乍可:寧可。剡曲:剡溪曲折處,常指隱居之地。
抱瑟立齊門:用“濫竽充數”典故,比喻沒有真才實學卻想求得名利。
賡:酬和。太液池:漢唐皇宮池名,這里泛指宮廷。
靈光殿:漢代宮殿名,歷經戰亂而獨存,這里比喻自己歷經滄桑仍在。
摩詰:王維,字摩詰,這里以王維自比。
巫咸:傳說中古代神巫,能溝通人神。
春帖:古代在立春日貼于宮中門帳上的帖子,多為祝福之語。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經歷過宮廷生活或官場起伏,后選擇隱居。詩中今昔對比,或許是在朝代更迭、社會動蕩之后,詩人對人生和世事有了新的感悟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不慕名利、向往隱居的志趣,以及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和今昔對比,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李下真無徑,門前可設羅。
詩如翰林逸,書似鄴侯多。
奇字今誰問,遺編尚不磨。
從來好哀挽,薤露忍興歌。
歷數中興將,誰為第一功。
兩朝忠衛上,四海雅推公。
富貴無危溢,哀榮有始終。
吾知尚遺恨,不見朔庭空。
幾見牡丹東海涯,暮年敢謂到京華。
休論千品洛中譜,驚看百枝天上花。
況有八珍來禁苑,更加雙榼賜流霞。
闔門飽暖聊同醉,稽首將何報宅家。
饑來詎堪忍,振履商頌歌。
時人不料理,政可著巖阿。
喻龜且曳尾,勸公無渡河。
一朝失腳去,寧得此婆娑。
三年此月綺筵開,盛意勤拳不待催。
預約行人須已集,先欣數客肯俱來。
詩筒才到先賡韻,酒興方濃莫算杯。
更欲秋深窮勝踐,鄒枚后乘可容陪。
老去心猶壯,天邊歲欲除。
喜行新過路,如讀未看書。
溪水縈回浄,人家遠近居。
梅花正愁絕,薄暮雨疎疎。
秀野吾曾到,名新景亦嘉。
雨移新到竹,晴接舊來花。
矗矗山圍立,團團樹繞家。
病中心漫往,無計聚摶沙。
內外及中間,無處尋這個。
若舍內外中,又向鬼窟坐。
團團踏故跡,笑殺牛挽磨。
隨處即個中,始顯機用大。
姑山鏁靈壇,千阜如堆玉。
山回路轉間,射亭見新筑。
主人雅好事,借我南窗宿。
一夢到無何,夢覺黃粱熟。
十載龐居士,一朝裴晉公。
宣威先抗虜,決策竟和戎。
宥密行誰尼,規恢事已空。
灰心更霜鬢,千載泣英雄。
圍棋賭別墅,斗酒博涼州。
驅之奪名利,誰信可銷愁。
不如陶靖節,客至空持甌。
不如蘇東坡,勝敗兩忘憂。
此心無外累,云浄一天秋。
婦德天然備,肥家五十年。
平生勤內則,晚歲識真詮。
倒廩非徼福,翻經亦應緣。
于門有孫子,佳氣藹新阡。
自嘆清才久陸沉,晚從內典用工深。
諦觀烱烱死生際,寧復紛紛利祿心。
載酒今誰問奇字,遺經古亦勝黃金。
十年契闊遽如許,老淚臨風自不禁。
嗣宗初亦仕,偶愛東平境。
復求步兵尉,在職未嘗醒。
當世疾如仇,妙音誰復領。
吾詳竹林人,此士誠脫颕。
至今群虱喻,言與丹青炳。
寒甚王親駕,春歸虜請和。
北軍方擁眾,小戍或投戈。
形勢中朝壯,衰離偽境多。
燕云可中裂,豈限白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