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鐘汝楫
鐘郎耐暑如被酒,亦復不閑讀書口。
胸中莫可渚涯窺,筆下時作蛟龍吼。
老夫瞠若終后塵,兒子徒勞汗流走。
中年眼見花,養疴肘生柳。
漂然振我衰懦氣,此士此詩今僅有。
亦思琢句與周旋,強敵當前難措手。
鐘郎耐暑如被酒,亦復不閑讀書口。
胸中莫可渚涯窺,筆下時作蛟龍吼。
老夫瞠若終后塵,兒子徒勞汗流走。
中年眼見花,養疴肘生柳。
漂然振我衰懦氣,此士此詩今僅有。
亦思琢句與周旋,強敵當前難措手。
鐘郎耐受暑熱好似酒后微醺,讀書也未曾停歇。他胸中才學深不可測,筆下文字如蛟龍怒吼般有氣勢。我只能瞠目結舌落在后面,兒子也白白地忙得汗流浹背。我中年看花,養病時胳膊生了贅肉。鐘郎的詩陡然振奮我衰頹懦弱的精神,這樣的人、這樣的詩如今少見。我也想琢句應對,可面對這強勁對手實在難以下手。
被酒:中酒,即喝醉。
渚涯:水的邊際,這里形容鐘郎胸中才學深廣。
瞠若:瞪大眼睛的樣子,形容驚愕。
養疴(kē):養病。肘生柳:語出《莊子·至樂》,指胳膊上生了贅肉,形容身體虛弱。
周旋:打交道,這里指和鐘汝楫以詩唱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中年且身體欠佳的狀態,而鐘汝楫展現出了非凡的才學和詩才,詩人與之唱和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賞鐘汝楫的才學和詩才,通過對比突出鐘汝楫的出眾。其特點是情感表達直接,對比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才學的推崇。
含識皆畏死,有命懼崄危。
如魚困池涸,難逢流水希。
親疎皆父母,何得不悲時(一作“輒相欺”)。
何慈救厄苦(一作“慈悲救危苦”)。福報自然隨。
(見同書卷八《放生部》。注一作者,為《法苑珠林》卷八二之異文。)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后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后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羈旅滯胡中,思歸道路窮。
猶擎蘇武節,尚抱李陵弓。
漠北平無樹,關南迥有風。
長安知遠近,徒想灞池東。
鑿溪南浦曲,栽援北巖阿。
野膳調藜荏,山依緝薜蘿。
釣潭因舊跡,樵路起新歌。
欲知幽賞處,青青松桂多。
皇祖誕慶,于昭于天。積德斯遠,茂緒攸(一作“攸緒”)先。
繼天應歷(一作“維文應歷”),神武弘宣。肇跡媯水,成功版(一作“坂”)泉。
道光覆載,聲穆乾元(一作“吉先”),式備犧象,用潔牲牷。
禮終九獻,樂展四懸。神貺景福,遐哉永年。
佐史非(一作“作”)臺補,任官州縣上。
未是好出身,丁兒避征防。
不慮棄家門,狗偷且求養。
每日求行案,尋常恐迸仗。
食即眾廚飡,童兒更護當。
有事檢(一作“機”)案追,出帖付里正。
火急捉將來,險語唯須胱(一作“就”)。
秋來木葉黃,半夜坐林塘。
淺溜含新凍,輕云護早霜。
落螢飛未起,驚鳥亂無行。
寂寞知何事?東籬菊稍芳。
殺青龍,須白虎,自然感化無風雨。
雪花飛,雪花飛,魂歸魄亦歸。
聚散既由壬癸水,玉神華蓋體無為。
涌泉水,涌泉水,春夏秋冬深無底。
要行天下時,厚暖自然制。
(見《正統道藏》本元陽子輯《還丹歌訣》卷上。此書為北宋前之著。)
(按:此組詩原題作“青城羅真人上明皇《白金小還丹歌》”,詩前有小引云:“帝問真人曰:『道本無二,同歸乎一。藥有多功,身寧濟惠。愿垂憫念,速救余生。』真人曰:『身在和炁,藥同元滋,二道符機,衰朽自差,莫希大藥,日月難期。一味白金,延年益壽,仙人保秘,不妄虛傳,但能秘之,無輕泄爾。』凡一十二首。”似為后人所加。《太平廣記》卷二二云公遠“因以《三峰歌》八首以進焉,其大旨乃玄素黃赤之使、還纓溯流之事”。今不存。)
教君有男女,但令遣出家。
如山覆一壝(項校“?”,通“簣”),似草始生牙。
剃頭并去發,脫俗服袈裟。
聞鐘即禮拜,見佛獻香花。
不思五等貴,寧貪駟馬車。
逶迤臨云雨,蛾眉戲瓊(一作“瑤”)臺。
對酒自嬌笑,君王肯下來。
擊鼓雷闐闐,選妓紛呈才。
錫宴池上子,精魄辭不回。
指日窮所樂,豈知殷運開。
孤舟一遙放,曾構成塵埃。
天啟鑒湖清,靈源浸天碧。
不為潛龍盤,上翊飛龍續。
花氣噴龍香,河光溥龍德。
福以龍德鐘,壽以龍仁益。
百禮祀龍神,九歌感龍格。
龍湖配天長,萬葉復千億。
本心若虛空,清凈無一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五彩圖圣像,悟真非妄傳。
掃雪萬病盡,爽然清涼天。
贊此功德海,永為曠代宣。(同前)。
善惡宿薰習,感報各殊方。
曾為鬼害怨,或作狼讐殃。
屠兒憶殺業,須蜜戲獼鄉。
宿祐除患者,在處游天堂。
觸類興清遘,目擊洞兼忘。
凡圣欽嘉會,賢愚慶流芳。
四生行善業,六趣感神光。
苦樂雖殊別,同知命短長。
(見同書卷三五《五通部》)。
歲既稔而時清,我后來兮應天行。
東都士庶扶輪送,西土諸侯掃地迎。
君之德兮德無有,路旁勞賚皆牛酒。
乘輿一至長安城,千秋萬歲南山壽。(見前書卷五八)。
人生一世里,能得幾時活?回己審思量,何忍相劫奪。
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記活。布施覓聲名,不肯救饑渴。
口道愿生天,不免地獄撮。禮佛至頂盡,終歸被愴割。
一往陷三涂,窮劫不得脫。寄語世間人,可(項校“不”)可浪夸闊。
各愿尋其本,努力棄劫末。回心一念頃,萬事即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