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廟九德之歌辭
皇祖誕慶,于昭于天。積德斯遠,茂緒攸(一作“攸緒”)先。
繼天應歷(一作“維文應歷”),神武弘宣。肇跡媯水,成功版(一作“坂”)泉。
道光覆載,聲穆乾元(一作“吉先”),式備犧象,用潔牲牷。
禮終九獻,樂展四懸。神貺景福,遐哉永年。
皇祖誕慶,于昭于天。積德斯遠,茂緒攸(一作“攸緒”)先。
繼天應歷(一作“維文應歷”),神武弘宣。肇跡媯水,成功版(一作“坂”)泉。
道光覆載,聲穆乾元(一作“吉先”),式備犧象,用潔牲牷。
禮終九獻,樂展四懸。神貺景福,遐哉永年。
偉大的祖先誕生福慶,光輝顯耀于上天。積累德行影響深遠,美好功業居先。繼承天命順應歷數,神明英武大力宣揚。發跡于媯水之畔,在版泉取得成功。道德光輝覆蓋天地,聲名肅穆如同乾元。祭器陳列完備,犧牲潔凈。禮儀完成九次進獻,音樂奏起四面懸掛的樂器。神靈賜予大福,永享長久歲月。
誕慶:誕生福慶。
于昭:昭然,明顯。
茂緒:美好的功業。
應歷:順應歷數。
肇跡:發跡,開始。
媯水:傳說中舜居媯汭,媯水在今山西永濟南。
版泉:地名,相傳黃帝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
覆載:指天地,天地能覆載萬物。
乾元:《易經》卦名,代表天。
犧象:祭祀用的酒器。
牲牷:祭祀用的純色全牲。
九獻:古代祭祀行禮時獻酒九次。
四懸:指懸掛的鐘磬等樂器四面都有,是天子之樂。
神貺:神靈的賜予。
景福:大福。
此詩用于宗廟祭祀,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在古代,宗廟祭祀是重要的國家活動,通過祭祀祖先來祈求福佑、彰顯家族或國家的傳承。此詩應是在祭祀祖先的莊重場合創作,以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感恩,希望祖先庇佑國家繁榮昌盛。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祖先,贊頌祖先功績,祈求福澤。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風格肅穆,是典型的宗廟祭祀詩歌,反映了古代祭祀文化和對祖先的尊崇,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特定時期祭祀文學的風貌。
暮鼓朝鐘外,鼻端消息真。
靈山高溪南,而有彼上人。
祝發豈滅性,趺坐宜忘身。
咄哉露地牛,染凈俱一塵。
當年少林立,話頭猶許新。
北風吹雨花,繽紛皓如銀。
我來試標榜,此境何了因。
無相亦無證,顰伸氣方勻。
澗谷慙真隠,溪山欲浪游。
流長宜逸槳,灘淺可移舟。
秋凈云初薄,時豐雨未休。
短篷吾自喜,知識有浮鷗。
古達多從隠,巢由復卞隨。
既拚身似葉,何藉命如絲。
世道無庸憾,人生有不為。
深山窮谷里,莫負酒盈巵。
薰風入家林,共坐滿窗綠。
交游情致深,景物歲月速。
傷哉利名者,冰炭恣寒燠。
既已隨頹波,一失不可復。
較其心跡微,能異幾禽犢。
吾儕事幽討,得興萬慮足。
相羊山水間,處處堪悅目。
君來叩蓬戶,離群久居獨。
道故驚變遷,憂時見翻覆。
且聽歌聲長,前村正樵牧。
家在溪南山下住,清曉西風生杖屨。
鄰翁相見笑相呼,春雪滿甌香似霧。
屋頭種竹池養蓮,林深古井多寒泉。
坐談不覺天已暮,秋入斷霞孤鶩邊。
莫把閑情醉,空留野老詩。
雷聲梅雨過,日影竹風吹。
林隠訪前話,華陽非近知。
相過二三友,比客更邀誰。
臘里春前雪,江南瘴癘清。
隔林應得趣,一壑豈忘情。
已喜疎梅發,遙知細麥生。
易疎何易密,積厚轉無聲。
山徑瀕溪轉,林亭亞谷斜。
老詩無住著,健酒有須賒。
急雨催楊柳,微陰養杏花。
重簾新燕子,隨處覓生涯。
西江寒籐濯清冰,搗成楮衾起霜棱。
朱門鼎食笑弗顧,只有蕙帳眠山僧。
精致不數氈毯厚,潔凈未必綾錦能。
御冬氣清神煜煜,煖老體輕夢騰騰。
幽人玩之喜欲舞,可與飲水同曲肱。
江夏無雙知此意,又見寒來祇布被。
吳山客舍久窮愁,帝城貴家誰顧視。
急呼大兒開篋箱,取以贈吾真雅遺。
拂拭床間時自思,展轉枕邊誠有愧。
當如此衾堅且白,身外輕肥皆棄置。
秋入玉山靜,羨君乘歸軒。
曉涼紅蓼渡,晚晴黃葉村。
兒女羅酒漿,歡呼爭候門。
家人有真情,巷黨無雜言。
豈不念別久,三年在真源。
幸從帝里回,有命須騰騫。
嬉游且卒歲,余事不足論。
予方仰寸祿,日日思故園。
西湖雖云樂,而多車馬喧。
奔忙九衢里,無處著兩眼。
樓高試推窗,可以得笑莞。
東方接彌茫,西地列????。
心中與之然,不記倒手板。
我居溪南望城北,最高園臺竹樹碧。
眼前帶湖歌舞空,耳畔茶山陸子宅。
知君才自天竺歸,那得緇塵染客衣。
日攜研席過阿連,怡神散發思采薇。
薄晚登山屐,霜林脫葉飛。
中間看月上,低處覺煙霏。
雞犬近相接,人家遠獨稀。
故園應好在,凝望客思歸。
柳下葛征君,受用得自在。
宴坐孤山南,湖山自澎湃。
不受爵服吞,蒙莊大塊噫。
三年遙相望,妙寄入天籟。
塵塵與剎剎,超出凈名外。
潢潦漲梅潤,五月三解橋。
浸淫人尚可,恐泛新插苗。
傳聞錢塘湖,閔雨宸慮焦。
玉帛走群望,虎頭潭蕩搖。
如何千里間,陽陰猶未調。
干戈或底定,豐穰蘇瘵凋。
郊居茅茨濕,不過日寂寥。
饑寒自常事,雞鳴復蕭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