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以八字為韻 其三
令尹拯濟功,在處騰歌謳。
翛然伊洛意,副此招提游。
一笑倥傯余,政以先民憂。
雖懷蔡侯靜,不作趙孟偷。
令尹拯濟功,在處騰歌謳。
翛然伊洛意,副此招提游。
一笑倥傯余,政以先民憂。
雖懷蔡侯靜,不作趙孟偷。
縣令有拯救救濟百姓的功勞,所到之處百姓都在歌頌他。他瀟灑有著伊洛賢人的意趣,正好匹配這次佛寺之游。在繁忙之余一笑,正是因為先為百姓擔憂。雖然懷有蔡侯那樣的清靜之心,卻不會像趙孟那樣茍且偷安。
令尹:指縣令。
拯濟:拯救救濟。
翛(xiāo)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樣子。伊洛:指伊洛之學,這里借指有賢人的意趣。
副:匹配。招提:佛寺。
倥傯(kǒng zǒng):繁忙。
先民:百姓。
蔡侯靜:蔡侯有清靜無為的作風。
趙孟偷:趙孟,春秋時晉國大夫,這里指像趙孟那樣只顧自己安逸、茍且偷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縣令忙于政務,卻忙里偷閑與友人一同游覽靈山佛寺。詩人看到縣令的功績以及其在繁忙中仍心懷百姓的態度,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縣令拯濟百姓的功績和心懷天下、不貪圖安逸的品德。其特點是將政務與游覽結合,展現縣令多面形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刻畫了一位賢能官員形象。
松間白發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平明江霧寒,
客馬江上發。
扁舟事洛陽,
窅窅含楚月。
清江月色傍林秋,
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
江邊明月為君留。
長亭駐馬未能前,
井邑蒼茫含暮煙。
醉別何須更惆悵,
回頭不語但垂鞭。
源向春城花幾重,
江明深翠引諸峰。
與君醉失松溪路,
山館寥寥傳暝鐘。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南越歸人夢海樓,
廣陵新月海亭秋。
寶刀留贈長相憶,
當取戈船萬戶侯。
楓林已愁暮,
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
清猿無斷時。
一從恩譴度瀟湘,
塞北江南萬里長。
莫道薊門書信少,
雁飛猶得到衡陽。
叩齒焚香出世塵,
齋壇鳴磬步虛人。
百花仙醞能留客,
一飯胡麻度幾春。
月昃鳴珂動,
花連繡戶春。
盤龍玉臺鏡,
唯待畫眉人。
怨別秦楚深,
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
月影在寒水。
孤舟微月對楓林,
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
斷弦收與淚痕深。
荊門不堪別,
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
江邊明月樓。
沅溪夏晚足涼風,
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
青山明月不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