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鄔文伯歸侍臨川 其二
易學寥寥一線然,誰人口里說先天。近來惟有樸齋老,白首焚薌尚草玄。
易學寥寥一線然,誰人口里說先天。近來惟有樸齋老,白首焚薌尚草玄。
舍南舍北地多荒
三兩□□□□□
□士盡歸箕欲手
未應醫得眼前瘡
勿認胸中一團氣
一團氣里空無地
既空何地更何義
此無廣狹無一二
江上楓已丹,林中橘猶綠。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獨。
生世六十年,鮮榮足憂辱。
賦歸棄空廬,惜此數竿竹。
兒孫共十輩,何計給饘粥。
萬事不如人,唯詩尚可讀。
秋感二十篇,夜斷朝復續。
開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
先生餞我七松堂,
風送松花入酒觴。
四海幸逢真骨肉,
百蠻應識遠冠裳。
歌成喜有清風在,
醉后何妨古道長。
欲謝次公慚不盡,
便須揮翰寫甘棠。
徐生脫水雙魚
吹沫相看晚圖
老矣個中得計
作書遠寄江湖
假語村言事竟傳,
三生公案一情禪。
石頭路滑閑拈出,
豎拂重開色界天。
舊是黔叟宅
今來崇構新
乍驚行處改
常憶往時貧
樓榭何曾識
鶯花別作春
獨憐庭際月
還照執經人
關輔遺民意可傷,
蠟封三寸絹書黃。
亦知虜法如秦酷,
列圣恩深不忍忘。
昨夜三更日卓中,
滿天星斗雨濛濛。
三門佛殿相攜手,
要去西天路不通。
鳳舞龍飛地脈優
挺生人杰說婆留
潮回龕赭三千弩
地擁金湯十四州
承寵樹皆披錦繡
稱藩臣和息戈矛
櫛風沐雨辛勤甚
圓木驚眠老未休
紀元兩字未全湮,遜國今看第二權。到底建文元不改,誰稱洪武卅三年。
塵劫滄桑一夢如,難從程史問遺書。頑銅真解興亡恨,留與人間話革除。
紀定家田籍入官,均糧一詔例從寬。應知當日持權者,不獨湖民淚不乾。
胡來如鬼去如風,
哨騎何曾待棗紅。
峴首一春無使至,
興元六月在圍中。
惆悵春殘盡日中,
新詞欲寫倦柔風。
珠璣不逐猩毫落,
意匠悠悠鑄未工。
閱來承寵若為容,
倦寫蛾眉獨倚風。
滿目楊花心緒亂,
彷他桃李不言中。
燕子磯邊江水流,
江干剩有古時樓。
風流仿佛王司李,
蠟屐動泥到上頭。
雨過殘陽明遠樹。
樹底鳴蟬無數。
臨水人家住。
靠西便入江南路。
曲徑通幽深幾許。
翠竹短窗無暑。
小立憑肩語。
個中曾是孤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