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歲與伯孺諸子泛舟白沙分賦野航恰受兩三人之句余已賦排律一章茲伯孺復出玉生所作扇頭前景因重賦絕句題其上己亥二月三日
去歲仲冬齊汎艇,戲將聯句效城南。眼前風景猶如昨,又過春光二月三。
去歲仲冬齊汎艇,戲將聯句效城南。眼前風景猶如昨,又過春光二月三。
忽忽年華傷暮遲,秋來懷抱最相宜。
感時實下江州淚,觸目空多宋玉悲。
蕭瑟荒庭鳴蟋蟀,蒼茫遠水下鸕鶿。
寥寥天地吾何托,幾度臨風有所思。
紅閨紫塞晝飛霜,顧影羞窺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當年花絮已空箱。
夢殘舞榭還歌榭,淚落岐王與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錯教根種善和坊。
白水連天九澤渾,平田五月獻龜紋。
北人未識黃梅雨,千里爭占赤土云。
稍覺絲絲來萬弩,如聞隱隱動千軍。
夜窗一霎聊堪睡,未救田家卒歲勤。
海外羈棲久猶眠,蕭齋兀坐似孤禪。
亦知井臼依鴻久,難把滄溟喚鵲填。
螺墨新妝今日黛,琵琶勝譜舊時弦。
從茲紅袖添香夜,佐讀剛逢學易年。
月沉樓角。疏星幾點天西落。
酒闌人靜羅衣薄。惱煞吟蟲,夢里晚風惡。
漏長夜短愁難著。秦箏不上蠻弦弱。
雪兒新句渾閒卻。雙鬢絲絲,莫對鏡前覺。
予雖筮仕久,治術未全諳。
惟君早練達,馀緒更深湛。
剖陳壯詞色,傾聽似飴甘。
月白風清夜,咨諏至再三。
自此易分手,擿埴每懷慚。
秋陽肆酷,劃地奔雷。
洗滌袢襟,喜而不寐。
懿德山王贈之以偈:
大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攧崖泉漱玉,嘗稻雪翻匙。
咿嗚咿,誰知艱棘際,復見太平時。
拄杖子,暗中聞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暑退涼生前路活,化龍一躍出天池,贏得龐公笑展眉。
來章知慶舊,視履見祥新。
錫馬期康國,包魚肯遠民。
敦臨孚惠德,顯比樂同仁。
獨恨逵鴻者,金蘭失所親。
千里迢迢尺素書,幾回修得寄雙魚。
大江南去休遲暮,白發嚴親久倚閭。
握手相分更少留,渡江休得有沉浮。
莫言一紙輕如許,無限鄉心與客愁。
望到郊門萬古愁,歸來城府颯清秋。閱人華屋更相待,流涕哀箏并自休。
陵處可應成下馬,路分猶怕近西州。川原便逐東風改,會有心期白日留。
槐碧幢新舊燕歸,不逢家令已成悲。難為東閣重來日,堪憶三朝晏起時。
白首青山終一隔,滄波丹旐恨俱移。敢辭垂老仍羈賤,淚濕生金續蔡碑。
一夢從公十載深,塞云關雪換朝陰。噓枯地覺無余恨,留落天疑直至今。
經共任安終托意,早成疏傅欲歸心。兩嗟蕭瑟東風外,盡與傷春變楚吟。
冠劍行看欲就封,過門爭感舊時龍。人間梓器身何恨,病后楹書墨尚濃。
春水帆檣星斗氣,晚花賓客雨云蹤。苦為怨句裁還得,秋對青云阮仲容。
思君日日上高樓,心逐西南漢水流。
側聽車音常有待,互酬詩興未能休。
高陽簪履成陳跡,西洛衣冠散舊游。
獨有地仙年八十,逍遙林下笑公侯。
吏隱宜春郡,閑思應舉時。
端居苦貧賤,徒步入京師。
誤寵乘軒鶴,鈞憂入廟犧。
功名在何許,雙鬢已垂絲。
亂葉不停風袞袞,狂瀾既倒浪滔滔。
碧潭深處無人見,歸盡浮云月正高。
郭外青山云外繞,黃栗青菱,風味秋來好。一抹斜陽明木杪,輕車五里香塍道。
滿院桐陰人悄悄,疏柳殘荷,涼意生芳沼。花自無言香自裊,枝頭桂子知多少。
翅寬翅急最為低,
識者當場便敢欺。
生得兩邊如鳥翅,
名傳天下錦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