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其四
吏隱宜春郡,閑思應舉時。
端居苦貧賤,徒步入京師。
誤寵乘軒鶴,鈞憂入廟犧。
功名在何許,雙鬢已垂絲。
吏隱宜春郡,閑思應舉時。
端居苦貧賤,徒步入京師。
誤寵乘軒鶴,鈞憂入廟犧。
功名在何許,雙鬢已垂絲。
在宜春郡為官隱居,閑暇時回想起當年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平日里苦于生活貧賤,徒步前往京城。意外地獲得恩寵就像那乘軒的鶴,又像入廟作犧牲的牛一樣憂心忡忡。功名在哪里呢?兩鬢已經垂下白發了。
吏隱:指為官者如隱者般恬淡自適。
端居:平常居住,閑居。
乘軒鶴:春秋時衛懿公讓鶴乘軒,比喻濫居祿位。
入廟犧:祭祀用的犧牲,比喻身處危險境地。
垂絲:指頭發變白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在宜春郡為官時。當時詩人或許在仕途上遇到了一些不如意,回首過往,感慨自己雖然獲得了官職,但并非如自己所愿,內心充滿了對時光和功名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人生和仕途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比喻的手法,將自己的心境生動展現。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上的普遍心態。
釣船歸落昏鴉后,江雨來從白鳥邊。舊屋但馀燒葉灶,破囊猶欠買山錢。
李相將軍擁薊門,白頭雖老赤心存。竟能盡說諸侯入,知有從來天子尊。
憶昔九華春殿。曾見。簪筆內官嬌。半眠人柳斗纖腰。初伴眾仙朝。誰吊故宮煙月。輕別。春去更無春。掃眉才調美新文。香案帶愁熏。悵望鳳城消息。沈寂。銀液鎮惺忪。雒塵湘佩兩無蹤。蟾鎖齧珠櫳。啼損夜燈愁髻。彈淚。和墨寫相思。帕羅猶認婉兒詩。江令鬢成絲。
蛾眉曼臉傾城國,鳴環動佩新相識。銀漢斜臨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燈光。畫舸雙艚錦為纜,芙蓉花發蓮葉暗。門前月色映橫塘,感郎中夜渡瀟湘。
籬角黃花,勸日向、西風醉。驚心又、重陽節底。自怯登高,制不住、登高淚。迢遞。恨滄波、留人萬里。三徑將蕪,怎忌了、歸來計。人生悟、流行坎止。試托無弦,要領取、琴中意。愁悴。金井冷、閒啼絡緯。
言言錦繡,句句珠璣。贊無上乘,顯正法眼。應須未舉已前薦取,文彩之外承當。茍或未然,卻請宣過。
誰念三閭久陸沉,飽霜猶自傲秋深。年年吞吐說不得,一見黃花一苦心。
世間多少不平事,卻被同州看華山。我到左馮今幾月,何嘗見得華山顏。
磨急鋸霏瓊屑,湯鳴車轉羊腸。一杯聊解水仙漿。七日狂酲頓爽。指點紅裙勸坐,招呼巖桂分香。看花不覺酒浮觴。醉倒寧辭鼠量。
牛羊日晚下煙坡,病眼看花手自摩。千里家鄉曾夢到,一年風景最春多。樽前有酒須相覓,眼底無愁可奈何。王事雖勞吾敢憚,猶勝乘雪下蓬婆。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
蜀葵花謝湘蘭老,海東黃竹陰陰。杜鵑啼血滿華林。輦塵菭繡草紅心。露腳斜飛蟾魄死,六宮白柰同簪。燕云如纛濁漳深。鄴臺今夜叫春禽。曾逢詹尹長安市,火龍妖讖堪驚。翟泉蒼鳥入高冥。隔年蘆管鬧江亭。枯骨浪邀充國表,很山頑石無靈。哀章銅匭澤狐鳴。楚蘭瘦語半芳馨。
爵以封王從六代,謚為莊武自南唐。緣何血食垂千祀,為有威靈庇一方。魏有鐘離尋敗走,秦屯淝水輒奔亡。蟲生火起徒妖怪,載記還應擇未詳。
秋色橫空,霜氣漸凋園木。正呼群、雁行相逐。頻年去國,此情棖觸。誰肯念、天外有人悽獨。寸寸光陰,飛電逝波同速。恐他時、冶游難續。邯鄲炊黍,不關榮辱。仙夢回、猶及桂花飄粟。
三春不識桃李面,四月無鶯但老鴉。誰料浮休癡處士,下車先看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