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二南寄平父因題此詩
闕里言詩得賜商,千秋誰復與相望。
鄒汾斷簡光前載,關洛新書襲舊芳。
析句分章功自少,吟風弄月興何長。
從容詠嘆無今古,此樂從茲樂未央。
闕里言詩得賜商,千秋誰復與相望。
鄒汾斷簡光前載,關洛新書襲舊芳。
析句分章功自少,吟風弄月興何長。
從容詠嘆無今古,此樂從茲樂未央。
在孔子講學之地談《詩》能得到子賜和子商的見解,千年以來誰還能與之相比。鄒地和汾水留存的斷簡照亮了前代記載,關中和洛陽的新書承襲著舊日芬芳。分析詩句篇章功勞自是稀少,吟風弄月興致多么悠長。從容詠嘆不分古今,這份快樂從此永無止境。
闕里:孔子授徒講學之處,后借指儒學。賜商:指孔子弟子端木賜(子貢)和卜商(子夏),二人以擅長《詩》著稱。
鄒汾:鄒為孟子故鄉,汾可能指與儒學相關之地。斷簡:殘缺的書籍。
關洛:關中指張載關學,洛陽指二程洛學。新書:新的學術著作。
析句分章:指對經典著作進行細致的分析講解。
吟風弄月:原指以風花雪月為題材寫作,這里指在儒學學習中獲得的閑適樂趣。
未央:未盡、不停。
此詩創作背景應與當時儒家學術傳承和發展有關。在宋代,理學興起,學者們重視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和傳承。詩人抄錄《二南》寄給平父,題詩表達對儒家學術的推崇和在學習中的感悟。可能當時社會重視文化教育,儒家思想依然有著重要地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儒家學術的傳承。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功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學者對儒家經典的重視和熱愛,是研究宋代學術文化氛圍的重要資料。
畫簾疏雨隔微塵,獨夜房櫳易愴神。淡墨羅巾鐙畔字,小風鈴佩夢中人。難銷碧玉當年恨,留得文簫舊日貧。除卻小敷山下路,天涯何處更尋春。
潭水閑門倒影斜,金鋪深掩玉窗紗。驕驄日夕偏知路,亂燕春深未定家。銀燭慣侵三五月,銅壺低隔一分花。江湖側帽填詞客,長與年年減鬢華。
小別東風不自由,香車油壁幾句留。難忘玉手搴簾笑,誰遣蛾眉滿鏡愁。鶯語畫屏人倚瑟,蛛絲小幔月當樓。銀河不信誰相待,瀉作瀟瀟暮雨秋。
咫尺青鸞便斷聞,漫書花葉寄朝云。鐙前秋扇留殘滴,雨后春衫發故熏。楊柳長為牽恨物,蘼蕪新著懺愁文。多應終古沅湘水,翠被蘭舟怨鄂君。
四海干戈戰血腥
頭皮留在更須名
病尋藥物為閒計
悶引文書作睡程
萬事轉頭慵掛眼
一杯到手最關情
此身定向山閒老
我與山英有舊盟
才掛征帆便悵然,
連天風雨暮云邊。
奔馳客路頻千里,
暌隔高堂已七年。
忍使桑榆違色養,
敢因兒女遂情牽。
空囊且莫嫌羞澀,
尚有新詩貯百篇。
故人門巷騎曹西,嘉樹芳蘭憶舊蹊。
詩語忽驚年事換,薦章重喜姓名題。
相思入夢還迷路,文字交歡豈病畦。
欲試平生看晚節,柏臺高處已分棲。
清溪南望五湖連,竹樹陰陰兩岸間。桃李孤村春欲盡,蒹葭遠水思俱閑。散帙曲中驚白雪,卷帷天末見青山。故鄉共是投簪客,猶恨高蹤不可攀。
昨歲相逢冰雪深,忽看春色獨驚心。清風每憶人如玉,嘉句堪言字比金。四壁荒廬?自老,連洲芳草共誰吟。思君坐惜年華暮,明月扁舟試一尋。
來暮。來暮。
日上高樓凝佇。
樓前煙雨萋迷。
楊柳千條向西。
西向。西向。
長記渭城低唱。
公等文章班馬儔,偶來聯步上瀛洲。天恩又許歸鄉里,同泛南風五月舟。
天上同沾雨露多,扁舟又喜泛滄波。冥冥鳥背夕陽暮,千里月明聞棹歌。
霄漢銀河接潞河,諸公同此沐恩波。于今又遂歸寧愿,漸近家山喜氣多。
萬家城郭通州市,十里帆檣潞水船。清曉登艫望京國,鳳凰樓閣五云邊。
波光到底見星辰,中夜行舟月色新。睡覺水村雞已唱,云帆清曉過天津。
細草微茫間渚沙,煙林杳靄暗漁家。舟行不辨東西處,但倚危檣看月華。
舟行暑氣正淟涊,岸上行人方郁蒸。安得長風來萬里,頓令煩濁片時醒。
天高云影層層出,野曠河流曲曲長。百丈牽風晴裊裊,櫓聲搖月夜茫茫。
兩堤草色綠無際,五月草蟲聲已清。自是天機能動物,舟中聞此倍多情。
堤上閒游眼界寬,青天不盡地漫漫。此心便覺無拘礙,誰信人間行路難。
天開水面平鋪月,風涌潮頭倒捲沙。舟過前村迷遠近,一堤楊柳數聲鴉。
夾堤楊柳綠依依,傍水人家籬落稀。小婦攜籃賣蒲筍,得錢含笑入荊扉。
水畔人家舟作屋,飄飄身世長兒孫。幾回睡足蘆花月,又引帆檣過別村。
參透詩禪漸息機,掀髯覓句句還遲。櫓聲驚覺船窗夢,遙見青天一鳥飛。
才罷沿流又溯流,關河不盡興悠悠。書生別有胸中略,閒看橫江萬斛舟。
千年宇宙混輿圖,萬里江河接舳艫。澤國晚來飛鳥盡,海風吹月上天衢。
蘆葉青青潮水平,吳儂搖櫓唱歌聲。歌聲櫓韻隨潮去,背立江風無限情。
江北江南一水通,往來舟楫自匆匆。推篷獨坐渾無語,遙見青天日正中。
北游聞見未能新,
東徼烽煙彼有人。
偶夢乘車游鼠穴,
豈期飛劍合龍津。
夕陽照我飄零色,
明月疑君駊騀神。
海思云愁俱曠代,
共隨圣者泣麒麟。
杖屨暇時常檢點
細分枝干數株樁
試呼童子調霜弄
絕勝奴兵擂曉逄
色映巖松寒引鶴
根連園杞夜聞尨
社中作者铦鋒穎
甘樹降幡束短杠
置酒高堂,佳殽且庶。
白日未晡,有狂者倨。
我性亶愚,懼不我與。
不我與,將必有處。
不如俛首,及晝歸去。
說道羞明卻不羞,
日光玉潔共飛浮。
天人胸次明如洗,
肯似人間只暗投。
去去重陽越夕間
瀟瀟風雨作輕寒
心知又負登高興
籬菊留來過后看
海棠攙得小春天,
獨向晴窗弄午煙。
造物胡為太顛倒,
此花怎敢占梅先。
年年漢臣節,
春雁與同歸。
番俗尊華服,
皇家后武威。
市中斜毼賤,
水外拂廬稀。
南北皆生息,
和親果是非。
諦聽須諦聽
要□靈山令
迦葉以心聞
達士宗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