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應曲 其二十
來暮。來暮。
日上高樓凝佇。
樓前煙雨萋迷。
楊柳千條向西。
西向。西向。
長記渭城低唱。
來暮。來暮。
日上高樓凝佇。
樓前煙雨萋迷。
楊柳千條向西。
西向。西向。
長記渭城低唱。
傍晚到來。傍晚到來。太陽升起時我登上高樓久久凝望。樓前煙雨朦朧一片迷茫。千條楊柳的枝條都向西生長。向西。向西。長久記得那《渭城曲》的低聲吟唱。
來暮:指傍晚時分到來。暮,傍晚。
凝佇(níng zhù):長時間站立凝望。
萋迷:形容煙霧迷茫、草木茂盛的樣子。
渭城低唱:化用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此曲多表達離別之情,“低唱”指輕聲吟唱。
此詞或為詞人追憶離別場景所作。通過“渭城低唱”可推測與送別相關,可能創作于詞人因故離鄉或懷念舊友時,借暮景與古曲抒發對往事的感懷。
全詞以“來暮”起興,通過高樓凝望、煙雨楊柳的景象鋪墊,引出對《渭城曲》的回憶,含蓄表達懷舊之情。結構上回環往復,語言質樸自然,是一首兼具畫面感與情感深度的小令。
小雨阻行舟。人在煙林古渡頭。欲挈一尊相就醉,無由。誰見橫波入鬢流。 百計不遲留。明月他時獨上樓。水盡又山山又水,溫柔。占斷江南萬斛愁。
夢里不知身是客,卻疑身是老坡仙。 羽衣道士飛將去,月在波心人在船。
瑤臺歸去鶴空還,一曲霓裳落世間。 秋雨幾番黃葉落,朝云應欠到香山。
城角巍欄見海涯,春風簾幕暖飄花。 云煙斷處滄波闊,一簇樓臺十萬家。
池上春風動白蘋,池邊清淺見金鱗。 新波已縱游魚樂,調笑江頭結網人。
清入欄干酒易醒,春風楊柳幾沙汀。 平沙抵得瀟湘闊,祗欠螺峰數點青。
月疑宮闕下銀潢,碧轉欄干萬頃光。 我是水晶宮里客,倚樓猶自羨滄浪。
當時倉座倚鴻籌,清白堪封萬戶侯。 陵谷已非家世遠,畫橋依舊水東流。
玉顏羞見錦衣侯,草木煙封雨鎖愁。 不似田文門下客,一貧一富不知羞。
五柳先生卷折腰,孤眼千載仰風標。 青衫令尹頭如雪,不厭朝昏過此橋。
沙石香叢葉葉青,卻因聲誤得蟬名。 騷人佩處唯荊渚,識者知來遍蜀城。 消得作亭滋九畹,便當入室異群英。 非逢至鑒分明說,汩沒人間過此生。
弄月吹簫過石湖,冷香搖蕩碧芙蕖。 貪尋舊日鷗邊宿,露濕船頭數軸書。
梨花風動玉闌香,春色沈沈鎖建章。 唯有落紅官不禁,盡教飛舞出宮墻。
江上筑臺遺世塵,堂上虛白見天真。 丹心許國平生事,皓道還家自在身。 水樹芬馨憐茝蕙,雪軒顏色愛松筠。 清時解紱端榮佚,不獨賢哉詠古人。
水合交層浪,峰回出翠鬟。 云隨村艇去,鷗趁洑波還。 斗酒相忘甚,寸心如此閑。 不應篷底醉,過卻釣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