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題僧惟堯墨梅
蕭灑孤山半樹春,素衣誰遣化緇塵。何如澹月微云夜,照影西湖自寫真。
蕭灑孤山半樹春,素衣誰遣化緇塵。何如澹月微云夜,照影西湖自寫真。
梅花爭送君出鄉,蘭花爭迎君入場。
兩花之意豈不厚,非與喜機適相當。
集英對罷燕聞喜,紅迎紫送余桃李。
問燕無恙相識初,與鶑莫逆半酣里。
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
氣驅萬物挫于筆,舌挽三江吞以胸。
公之還,謂常還兮,獨不謂公害。
彈鼌冠,斯傳于驲,尚行于鹓。
何以居之,宰臣曰囏。
豈無雞舌,輔以麋丸。
于逶于蛇,與鼌為羽翰。
豈無辟水,枕以橋門。
于??于卬,與士為芝蘭。
天子曰咈,唯才是論。
胡為乎天驥,而豢之闌。
胡為乎隋珠,而藉之彈。
厥居惟閌,厥立惟胖。
斯珮斯環兮,畢我鼎彝之殘兮。
歲月不饒與,簿書無了期。
隨緣贏取懶,著意倒成癡。
朝斂幕中板,晚圍簷下碁。
更防閑散里,忙甚坐曹時。
五羊一住閱三冬,諳盡人情與土風。
醫拙市空多藥物,肉平官又少庖工。
大寒氣候初中伏,稚子顏容七十翁。
天下豈無游宦處,吾車不復指南中。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俯視九州,細于一芥。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俯視四海,細于一毫。挈以畀禹,熙然自陶。
堯舜之禪,允矣嘉躅。若稽厥齡,或髦攸趣。
洪惟高宗,才五十六。遽行堯事,有斷于獨。
洪惟壽皇,才六十三。遽行舜事,不謀于僉。
未倦于勤,先養其恬。功成身退,道與天參。
圣人視天,遞進遞退。進退俱休,堯舜之運。
于赫兩朝,德宏業峻。銖較寸量,寧啻堯舜。
堯七十六,治水云初。咨岳試鯀,不遑寧居。
高宗時則,斯慶壽余。久與道息,心實若虛。
舜六十三,即真云始。咨岳相禹,不遑寧止。
壽皇時則,斯巽位已。新與道休,心豁若洗。
凡退政幾,等與大徽。此退之蚤,彼退之遲。遲容可及,蚤孰逾斯。
凡傳國璽,等謂大媺。彼傳之賢,此傳之子。賢容可求,子孰獲只。
傳子若賢,一出于天。天固與子,尤人所便。
便而遂者,榮具慶全。退蚤若遲,一關于數。
數固與蚤,尤人所慕。慕而得之,榮全慶具。
蚤于堯舜,三十三年。獨不一后,獨不一先。
兩朝脗合,時迺自然。舜后于堯,七歲而禪。
胡為爾稽,匪有攸戀。不欲與堯,匹休齊善。
壽皇禪意,蓋與舜俱。所后七年,匪跡是拘。
不期而同,自然之符。高宗禪時,久旸忽雨。
雨應云何,恩洽以溥。壽皇禪時,久雨忽旸。
旸應云何,德輝以光。得天之應,誕彰孔盛。
新皇丕承,合為三圣。用牲于廟,靡靈弗歆。
式昭新皇,上合天心。決政于堂,靡懷弗暢。
式昭新皇,下符人望。天人同歸,欲逃莫從。
雖父傳子,亶為至公。漢唐豈無,揖遜之主。
非出本心,未為盛舉。猗三圣君,真堯舜禹。
三圣一家,累洽重華。前未之有,后無以加。
小臣獻頌,大而非夸。
蹀躞牛歸柵,翺翔鳥認巢。
垂云低暗水,倒影上明梢。
春豈有偏意,梅無未破苞。
吾心已忘物,聊與物相嘲。
出入交戰以義肥,卜商先覺后勿違。
上下交征以利危,惠王后悔終何追。
義利之差一毫爾,其繆遂至于千里。
不差不繆今誰氏,嶺外眼中有之子。
彼門如市挽不留,吾心如水從之游。
自能下學學箕裘,相期上對對冕旒。
挑兮撻兮小豚犬,匡之直之古墳典。
鑄鐵肯捐丹九轉,化龍寧吝墨一點。
湘水欠湘竹,峴亭非峴山。
休論真勝假,且幸冗偷閑。
眼底方塵外,欄干更樹間。
哢禽如語我,劇暑未能還。
刺眼縣門柳,縈心家圃梅。
懶為彭澤住,羞見督郵來。
藉有湯行聘,要無石作媒。
吾非癡謝令,自去不須推。
廬陵童子謂姓李,臨川童子謂姓王。
二子讀書選德殿,氣吐虹蜺口翻漿。
六經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對首肯去目送,青衫黃牒恩異常。
江西得此二童子,后生氣倍聲名場。
前聞但有晏元獻,今繼者誰其歐陽。
身軀眇小膽氣大,齒發幼艾言語蒼。
況能大書開龍蛇,一字欲作千尺強。
明年試罷春晝長,低頭拾官回未忙。
馬蹄輕踏百草香,鶑花助喜酒助狂。
長裾短刺傾侯王,早著歸鞭榮故鄉,我其俟之螺水傍。
辟書未上意躊躇,蠻障無望車騎都。
允矣曲從人慫惥,往哉聊避鬼揶揄。
來鴻告至其欺我,去雁辭行蓋啟予。
南驥厭嘶自懷土,東思初不待莼鱸。
君氣如雕不受鞲,君才如駿不受辀。
摩天歷塊少自許,臣視文潛雌少游。
場屋小铦大還鈍,掇第未酬方叔愿。
二炊無日足斗升,一擲有時輕百萬。
買臣一出今幾時,非取富貴誓不歸。
倚廬固禿孟母發,織錦更顰文君眉。
鳳雛知我君之友,相屬逢君試相叩。
豈有五年山上山,未嘗一日口中口。
孤吟成錮疾,旅坐失牢愁。
晝氣溟銀海,春風沸玉舟。
詼諧狂后出,汗漫醉中游。
已忘行藏事,從渠自倚樓。
滯舟推若泥,逆水去如還。
已歷三辰次,才行十里間。
千斯吾命薄,獨爾破天慳。
所頼圣賢事,其初不厭艱。
屋密風傳冷,窗虛月漏明。
九衢朝馬動,四壁候蟲鳴。
街吏高呵道,衙官急殺更。
人行吾尚臥,自分利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