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秦州
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
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疇。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密竹復冬筍,清池可方舟。雖傷旅寓遠,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沖,實恐人事稠。應接非本性,登臨未銷憂。
溪谷無異石,塞田始微收。豈復慰老夫,惘然難久留。
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中宵驅車去,飲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蒼茫云霧浮。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
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
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疇。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密竹復冬筍,清池可方舟。雖傷旅寓遠,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沖,實恐人事稠。應接非本性,登臨未銷憂。
溪谷無異石,塞田始微收。豈復慰老夫,惘然難久留。
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中宵驅車去,飲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蒼茫云霧浮。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
我衰老且又懶惰笨拙,生計之事都無法自己謀劃。沒吃的就打聽哪里是樂土,沒衣服穿就想念南方之地。漢源十月相交時,天氣涼爽如秋。草木還未枯黃凋零,還聽說這里山水清幽。栗亭名聲更好,下面有肥沃的田疇。能填飽肚子的薯蕷很多,崖蜜也容易找到。茂密竹林里有冬筍,清澈池塘可泛舟。雖感傷旅途寓居遙遠,或許能實現平生游歷的心愿。這個地方地處要沖,實在擔心人事繁雜。應酬并非我本性,登高也不能消解憂愁。溪谷里沒有奇異的石頭,邊塞田地剛開始有微薄收成。怎能安慰我這老頭子,心中惘然難以久留。日光隱沒在孤立的營壘,烏鴉在城頭啼叫。半夜驅車離去,在寒塘邊飲馬。星月明亮高遠,云霧蒼茫浮動。天地如此廣闊,我的前路卻漫長無盡。
懶拙:懶惰笨拙。
生事:生計之事。
樂土:安樂的地方。
南州:南方之地。
漢源:今屬四川。
栗亭:在今甘肅徽縣。
薯蕷:山藥。
崖蜜:野蜂在懸崖上所釀的蜜。
方舟:兩船相并。
要沖:交通要道。
庶:或許。
惘然:失意的樣子。
孤戍:孤立的營壘。
中宵:半夜。
此詩創作于乾元二年(759 年)十月,當時杜甫因對仕途失望,又逢關輔饑饉,于是棄官西行,從秦州出發前往同谷。詩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對生活的憂慮和對前路的迷茫。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旅途中的復雜心境,既對新地有期待,又因現實不如意而惆悵。其特點是情感細膩真實,將自然之景與內心感受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杜甫詩歌關注現實、情感深沉的風格。
桐花鳳。棲風斂翼驚寒重。驚寒重。小亭明月,惹人吟誦。
一溪流水聲初凍。芳魂不醒春如夢。春如夢。未開先落,暮天三弄。
重重春夢如煙霧。試憑馬、馱將去。百折千回原熟路。元都觀在,劉郎幾度。疑被桃花誤。
世人看取劉郎暮。劉郎喚醒世人悟。翠袖翩翩當羯鼓。花枝映水,垂楊滿渚。畫舫西湖住。
未了漁蓑未了閒,且隨閒處樂人間。詩書孫子教群習,世態炎涼放兩關。花甲從頭再數去,海籌屈指幾遭還。與君歲歲臺萊詠,參對南山與北山。
我生七十君六十,桃自妍春菊滟秋。對酒風花無盡藏,傳家簪組有前籌。釣空碧海天踰遠,看到紅塵世亦浮。甲子無窮絳老在,問君還是偓佺不。
太原公子虬髯客,笑指并州作王跡。龍起虛傳晉水清,至今猶見汾云白。
此地從來王者都,百年腥穢經胡雛。三河節概向誰是,段千田子今時無。
摧輪倏登太行道,黃沙屯云沒青草。往者災荒連四年,飽聞白骨高于田。
古堠離離識官路,頹垣漠漠尋炊煙。朅來風塵厭辛苦,鳴鋏宵深代人語。
只為肝腸報信陵,肯令口舌夸齊虜。莫辭且坐燕薊游,有夢早到金臺土。
固關東連人去稀,山川霸氣兩依微。晉陽莫問前朝事,惟有秋風數雁飛。
贛陽嶠北氣郁滯,晨興何晏惟昏睡。
江左雄豪每自奇,學孟希韓非不至。
奈何進取位尚卑,上官儀檢多輕視。
金朱浮華奚足戀,策馬周游窮海涘。
從茲巖谷永遁逃,請師丹灶捐塵事。
廬山簡寂尋舊隱,雪竇參禪入初地。
誰能榮謝混流俗,居常袞袞隨升墜。
鋪張翰墨作小詩,聊陳平昔煙霞志。
百六韶光廿四風,
春游觴酒畫圖中。
多文為富神俱暢,
美意延年氣自沖。
天上德星千里耀,
江頭舊雨兩間雄。
閑來老子婆娑甚,
遭遇窮時興不窮。
處世無如用拙尊,閑庭讀《易》虱初捫。五更清夢回來穩,汲水朝畦咬菜根。
老圃秋容徑欲斜,晚菘新韭長抽芽。經過白雪青霜候,許有西田好種瓜。
水石蕭然外,
孤茅亞雪深。
物方隨蕩滌,
我亦樂銷沈。
羈紲未終謝,
夢魂時一尋。
坐看梅子意,
已了即非心。
空濛天外林,
璀璨岸頭石。
何許放舟回,
寂然方自得。
柳外飛來恰弄聲
瞥然流去一梭輕
分明啼斷春愁處
風不驚花午院晴
豸冠風節重南州,綠野歸時未白頭。
丹詔新頒靈壽杖,金門曾賜吉光裘。
謝家玉樹森相向,王氏烏衣樂并游。
三徑黃花千石酒,年年陽月柳江秋。
未合滄溟勢不休,
噴云齧石幾經秋。
雄心戲欲相吞吐,
一縱詞瀾筆下流。
偏衫大袖首登城,
銃弩兼持奮不平。
殺賊無虛驚辟易,
禪門仗義勇垂名。
去歲今時別淚飄。夫君留向玉關遙。春風似為相思妾,吹動天涯萬柳條。
千載姑蘇送客時。金昌亭畔柳如絲。于今一樹無人種,怕與春風管別離。
白馬金羈人未回。翠條仍自掛妝臺。黃鸝莫作藏身處,一入絲中遣不開。
巫峽巫山錦樹春。垂楊垂柳著行新。東風不是貪飛絮,為覓天涯未見人。
篆書樸,隸書俗,草圣貴在無羈束。
江南有僧名鞏光,紫毫一管能顛狂。
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摘如鉤,挑如撥。斜如掌,回如斡。
又如夏禹鎖淮神,波底出來手正拔。
又如朱亥錘晉鄙,袖中抬起腕欲脫。
有時軟縈盈,一穗秋云曳空闊。
有時瘦巉巖,百尺枯松露槎蘗。
忽然飛動更驚人,一聲霹靂龍蛇活。
稽山賀老昔所傳,又聞能者惟張顛。
上人致功應不下,其奈飄飄滄海邊。
可中一入天子國,絡素裁縑灑毫墨。
不系知之與不知,須言一字千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