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思齋弟六十初度
未了漁蓑未了閒,且隨閒處樂人間。詩書孫子教群習,世態炎涼放兩關。花甲從頭再數去,?;I屈指幾遭還。與君歲歲臺萊詠,參對南山與北山。
我生七十君六十,桃自妍春菊滟秋。對酒風花無盡藏,傳家簪組有前籌。釣空碧海天踰遠,看到紅塵世亦浮。甲子無窮絳老在,問君還是偓佺不。
未了漁蓑未了閒,且隨閒處樂人間。詩書孫子教群習,世態炎涼放兩關。花甲從頭再數去,?;I屈指幾遭還。與君歲歲臺萊詠,參對南山與北山。
我生七十君六十,桃自妍春菊滟秋。對酒風花無盡藏,傳家簪組有前籌。釣空碧海天踰遠,看到紅塵世亦浮。甲子無窮絳老在,問君還是偓佺不。
還未放下漁蓑享受完全的閑適,暫且在這閑適之處樂享人間。教導孫輩們一起學習詩書經典,將世態炎涼都拋在腦后不關。六十歲的年紀從頭再數過去,屈指算來已度過多少春秋壽辰。與你年年吟誦《臺萊》祝壽詩,共賞南山與北山的永恒景色。我已七十你正六十,如桃花在春日妍麗、秋菊在秋季綻放。對酒賞景,風花雪月無窮無盡;傳承家族簪纓,早有前人籌劃。垂釣于碧海藍天,更覺天地遼闊;看盡紅塵紛擾,方知世事如浮。歲月無窮,有長壽的絳老在;問弟弟,你可是那傳說中的仙人偓佺?
漁蓑:漁夫的蓑衣,代指隱逸閑適的生活。
花甲:指六十歲,干支紀年六十年為一循環,故稱。
?;I:祝壽的籌算,古人用籌計數,海籌喻長壽。
臺萊詠:典出《詩經·小雅·南山有臺》,詩中祝人長壽,此處指祝壽詩。
簪組:古代官員的冠飾和印綬,代指官宦世家的傳承。
絳老:春秋時晉國絳縣老人,活至百歲以上,后泛指長壽者。
偓佺(wò quán):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列仙傳》載其食松實,通靈性,壽千歲。
此詩為作者為弟弟‘思齋’六十歲壽辰所作。作者時年七十,兄弟二人皆處晚年,詩中既回顧弟弟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如‘未了漁蓑未了閒’‘詩書孫子教群習’),又通過‘花甲’‘?;I’‘絳老’等意象,表達對其長壽的美好祝愿,反映了清代文人重視家族情誼、以詩祝壽的傳統。
全詩以祝壽為核心,前半側重弟弟的生活狀態(閑適、淡泊)與兄弟共賞之樂,后半以‘我生七十君六十’對比,結合自然景物(桃菊、碧天)與神話意象(絳老、偓佺),深化長壽主題。語言質樸而含雅趣,情感真摯,是清代祝壽詩中兼具生活氣息與文化內涵的作品。
半天風雨瀉云屏,笑臥蘆花被底清。豈有文章追永叔,倚篷深夜聽秋聲。
薇垣貪對紫霞枝,迢遞光陰十五期。賣傅少年空有淚,馮唐白首亦何悲。敝裘獵獵風霜老,羸馬蕭蕭道路巇??幢M浮云一回首,落花啼鳥未須疑。
簪筆曾為漢署郎,相如詞賦早升堂。自憐野性耽林臥,恐著朝衣亂鳥行。溪上晴看黃鵠遠,山中晚食綠莼香。多慚舊日滄江伴,獨向金門立曉霜。
萬雉春城逼絳霄,上元雕輦盛游遨。遲遲瑞日低彤傘,焯焯榮光上赭袍。云捲朱簾開綵雉,山盤玉闕枕仙鰲。長安一別將華發,溪竹山城夜寂寥。九門燈火夜交光,羅綺風來撲面香。信馬恣穿深柳巷,隨身偷看隔簾妝。身居薄宦安知樂,心逐流年暗減狂。留滯山城莫嗟嘆,貂蟬從古屬金張。隨計當年寄玉京,一時交結盡豪英。倒觥凌亂迷籌飲,醉帽敧斜并轡行。仕路飛騰輸俊杰,山城憔悴感功名。佳晨強酌清樽酒,寒竹蕭蕭月正明。
臨水一荒城,風沙常瞇目。城里半流人,荊扉掩茅屋。
鵲橋歲歲架銀河,不似今年怨恨多。據拮偏教風雨妒,緣慳其奈女牛何。鳴蟲似寫秋聲賦,斷雁驚殘子夜歌。欲向津頭問消息,乘槎無計水生波。
山氣冷疏牖,墟煙淡遠村。桑麻與雞犬,彷佛武陵源。
才分雖殊學可能,譬如泰華立曾曾。居高視廣心逾遠,下視群峰如豆鐙。
深港維舟我不宜,篙師力不勝風師。驕陰冷送霏霏雨,明日陰晴未可知。
輕飛鵝粉花心淡。初勻霞面花光艷。濃淡萬般宜。新妝取次施。人影傳金盞?;ㄓ皨呻y算。仙髻護云冠?,幊貢峡础?
雨入紗窗風簸船,菊花過后早梅前。錦江春色熏人醉,也到壺中小隱天。
子胥今日委東流,吳國明朝亦古丘。大笑夫差諸將相,更無人解守蘇州。
東昏逞屠僇,勛庸一朝盡。赫赫蕭蘭陵,雍州義師振。豈惟感家難,九有同茲慍。奈何吳娃戀,竟媒彭城釁。不聞夏殷滅,喜妲皆來嬪。人綱既已乖,天道良可信。更讀巢刺編,令人發深恨。
馬革盛尸每恨遲,西山餓踣更何辭。姓名不到中興歷,付與皇天后土知。
乖隔徂年易,多歧會面難。掛冠辭漢闕,避地向江干。語別淹宵宴,聽歌憶舊歡。霜天情易慘,醽綠坐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