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觀瀾亭二首 其二
未合滄溟勢不休,
噴云齧石幾經秋。
雄心戲欲相吞吐,
一縱詞瀾筆下流。
未合滄溟勢不休,
噴云齧石幾經秋。
雄心戲欲相吞吐,
一縱詞瀾筆下流。
未與大海匯合,水勢便不肯罷休,噴吐云霧、啃嚙巖石已歷經多少春秋。這磅礴的水勢仿佛懷著雄心,戲耍般地吞吐起伏,詩人一放縱文思,如波濤般便從筆下流淌而出。
滄溟:指大海。
齧(niè):同“嚙”,咬、啃。
戲欲:戲耍般的樣子。
詞瀾:如波濤般洶涌的文思。
此詩為寄題觀瀾亭而作。觀瀾亭多為觀水勝境,詩人臨亭觀水,見波濤未息、經年沖擊巖石之景,觸發創作靈感,借水勢之雄寫文思之涌,或作于游覽觀景、興之所至時。
全詩以水勢為引,由自然之景過渡到創作之情,通過水勢的壯闊與文瀾的奔涌,展現詩人豪邁的創作狀態,語言生動,景情交融,是一首借景抒懷的佳作。
仙人本自好樓居,勾漏歸來發懶梳。開苑伏龍丹鼎靜,栽松巢鶴翠堂虛。藤蓑蕉笠雙湖釣,水月山云萬卷書。寄語東山高臥處,蒼生消息近何如。
輕衫剪剪入秋容,巖壑蒼然似病濃。顧盼沾衣千古淚,夢魂虛閣五更鐘。溪煙吹落多成雨,云片飛來半是峰。欲識此山真面目,推窗重數北堤松。
觱發鷓鴣冷不啼。薄云裁剪月寒衣。寄人訊問值秋題。小字成篇沙漏罄。蠟紅燒盡曉窗微。交憑越鳧向南飛。
避俗嫌高絕,干榮恥盜誇。居貧偶從仕,學道不忘家。樹果蕃秋實,園葵粲晚花。一軒吾事了,無意競紛華。
去歲花時許我來,花前竟阻共銜杯。如今又是花開也,忍使衰翁獨看梅。點檢枝頭春已來,不應辜負掌中杯。與君索笑須宜早,莫待城頭吹落梅。
為蚓為蜩原一體,飲泉飲露也同清。腹中豈有不平事,飛出枝頭咽一聲。
雄當蜀道三千里,巍壓荊南十五州。
沖雪沾泥到柳堂,忍看階草白于霜。嫁卿阿鶩今成讖,車憶橋公我獨傷。生死自然多變態,飄淪應不責疏狂。擬將東海千尋浪,酹爾英雄一寸腸。
春晴逢谷雨,泛濫繞林篁。逐醉縈輕袂,纏花獵異香。叢棲懸玉宇,疊構隱金房。靈化知何術,神功寄藥王。
地始坼虹始藏。服玄玉居玄堂。沐蕙氣浴蘭湯。匏器潔水泉香。陟配彼福無疆。君欣欣此樂康。
翻劫解圍心有兵,謀生政要眼雙青。已收鵝陣烏巢幕,未放鷹揚鷗滿汀。
聞說冥心處,巖棲知幾層。磬隨夕籟斷,香帶秋嵐凝。寂寂松窗下,孤燈照一僧。
扁舟乃官差,舟子吾語汝。汝為我作勞,吾亦不汝負。好向上塘行,莫過荷葉浦。
魿浮與鯽沉,不及汝滋陰。南有惟茲好,無殊丙穴深。歲寒頻出水,春暖卻歸林。未入高堂饌,連朝舉罩心。
高林翳當道,莽莽秋向深。回風亂落木,驕陽亦化霖。我行泥涂中,凄厲入我襟。白日晦平陸,玄云生夕陰。歸鳥靜不飛,暝猿長哀吟。感此時景邁,況將陽月臨。不怨行路難,所嗟歲骎尋。悲鳴激楚奏,思苦調南音。鐘儀久已死,誰復知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