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悶
夜與影同宿,晝將書共談。
虛涼惟稱暑,陰濕恐生嵐。
眼有思家淚,心懷報國慚。
更須辭命紱,身已住僧庵。
夜與影同宿,晝將書共談。
虛涼惟稱暑,陰濕恐生嵐。
眼有思家淚,心懷報國慚。
更須辭命紱,身已住僧庵。
夜晚和自己的影子一同安睡,白天與書籍暢快交談。清涼的感覺只適合在暑熱時才有,潮濕的環境恐怕會生出山間霧氣。眼中飽含著思念家鄉的淚水,心里懷著無法報國的慚愧。更應該辭去官職,如今自己已住在僧庵里。
虛涼:清涼。
稱:適合。
嵐:山間的霧氣。
命紱:指官員的印綬,這里代指官職。
推測詩人可能在仕途不順,無法實現報國理想,又思念家鄉的情況下創作此詩。住在僧庵,或許是其對官場失望后選擇的一種避世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思鄉與報國無門的復雜情感,以及遠離官場的意愿。語言平實,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心境。
檀板聲停簫吹咽,玉驄門外頻嘶。背人無語斂雙眉。別離情緒,撩亂萬千絲。
不道天河能間阻,此心桃葉應知。臨明一陣雨霏霏。淚沾紅袖,江上早寒時。
春過日初永,睡馀人未忺。
露花心翼翼,風葉喜沾沾。
殿后蜂尋穴,懷歸燕語檐。
垂楊在何處,落絮點疏簾。
酒肆驚聞殗殜身,俄知乘化涕沾巾。
高文合擬華陽集,亮識終為元祐人。
盛愛我詩慳作序,無多儒席慟亡珍。
鄒生賦幾勞延譽,顛眴回憐廿五春。
斷魂細雨散如絲,別袂依依柳下持。
草色青迷沽酒處,杏花紅點渡江時。
相逢定下南州榻,懷古閑尋漂母祠。
我亦天涯潦倒客,河干待掛一帆遲。
罷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峽束中淵渾。
刬地橫開大理國,挾風釀雪天陰昏。
波光渺渺破古鏡,寒濤日齧蒼山根。
特留隙地辟城郭,一覽已盡百里寬。
四洲三島在何所,稍見數點青鴉翻。
長路漫漫繞海角,孤煙一抹銷人魂。
朝看帆來暮帆去,風如潮信無移痕。
五湖欲往計未果,思與水仙相對論。
旋摘園蔬隨意好,
軟炊土米繞牙香。
人言少吃多滋味,
此是尊生第一方。
節序驚心殘臘盡。同云襞雨寒猶緊。
小暖逼爐煙。江春入舊年。
芳柑傳綺席。好事過除夕。
香雪動園梅。春回人未回。
燕許秉筆封岱,
歐虞揮翰登瀛。
寧死開元貞觀,
勿生天寶廣明。
閱士群公我濫同,王言赫奕炳如虹。須知獨為儲賢地,要是無分入彀雄。清廟豈容遺卞玉,云門合自識焦桐。庸愚廿載前叨與,愧乏涓埃答睿衷。
閣下群賢角藝同,彩毫揮染盡成虹。先唐甲第皆稱俊,有宋宏詞獨擅雄。寶氣一時呈匣劍,太音千古寄絲桐。明時報稱慚無似,薦士聊為竭寸衷。
穿壁扶蘇稍避霜,
干霄形勢自堂堂。
如何耿介瑯玕色,
也帶雙鴉寶墨香。
南浦輕煙蘸碧波,西泠油壁少經過。鎖窗獨自畫青蛾。
淚點漸同花片落,情絲長似柳條多。鏡中金翠奈春何。
春風吹裂峰頭石,
晏下東峰絕蹤跡。
日輪正午現全身,
生鐵蒺藜當面擲。
金庭福地竟如何,當日山前異事多。
子晉高風傳世表,仙翁遺跡在巖阿。
三清路遠須由學,九轉功成豈怕魔。
我有玉符真訣在,黃衣誰肯遠相過。
高臺宜曠壑宜幽,盡把遙天爽氣收。萬井遠煙松外暝,千岡平照雁邊秋。
衰容綠酒還酡面,短發黃花不插頭。齊把茱萸香滿手,海風吹嘯上林丘。
山南山北轉紆徐,筋力雖衰興有余。濟勝豈須尋蠟屐,探幽祇合坐籃輿。
踏殘黃葉前朝寺,剔遍青苔過客書。懷古登高兩夐絕,不應虛度閉門居。
又識山之勢,何為識此山。
肖形殊聚米,成象自開顏。
萬點峰宜繪,千堆路幾彎。
眼前尋棄地,畫里比斜鬘。
朗朗形如見,層層疊莫攀。
將才多妙策,著績出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