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囊山寺
曉發漁溪驛,夜宿囊山寺。
云海近蒼茫,層嵐擁深翠。
行役倦修途,投歸聊一憩。
不學塔中仙,名涂定何事。
曉發漁溪驛,夜宿囊山寺。
云海近蒼茫,層嵐擁深翠。
行役倦修途,投歸聊一憩。
不學塔中仙,名涂定何事。
清晨從漁溪驛出發,夜晚在囊山寺投宿。云海一片蒼茫,層層山巒簇擁著深深的翠綠。奔波勞役讓我厭倦了漫長旅途,歸來暫且休息一下。我不學塔中的仙人,在名利之途上究竟能有什么事呢。
曉發:清晨出發。
漁溪驛:驛站名。
蒼茫:空闊遼遠,沒有邊際。
層嵐:重重疊疊的山巒。
行役:因公務或為生計而奔走跋涉。
修途:長途。
投歸:歸來。
憩:休息。
名涂:即“名途”,名利之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行役倦修途”可推測,詩人當時正處于為公務或生計奔波的狀態。在旅途勞頓中夜宿囊山寺,面對自然美景,引發了對名利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行役的厭倦和對名利的淡泊。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先寫景后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精神追求。
落筆無因似退之,
每逢佳致卻如癡。
孤高全露秋來骨,
無復山紅澗碧時。
月采浮鸞殿,砧聲隔鳳樓。
笙歌臨水檻,紅燭乍迎秋。
虹旌蜺旄,鸞旗翠蓋。
星樞扶輪,月御葉衛。
靈至陰陰,靈般裔裔。
來格來饗,福流萬世。
秪抱霜雪姿,風沙悵獨悲。親朋更此地,酩酊對花枝。栗里歸心遠,瀟湘秋事遲。東君不相識,只自向華滋。
繡衣都下宅,叢菊好花枝。延客尊罍罷,良宵風露垂。娉婷豈自媚,遲暮宛相宜。故國鰲峰上,繁英今滿籬。
莫笑談瀛膽氣粗,眼前時局古來無。
未容樊噲誇功狗,終遣林宗嘆屋烏。
浮海已憐吾道廢,移山誰憫此公愚。
江湖且作扁舟計,滿地秋容雪點蘆。
馀韻悠然放鴿鈴,沿堤補柳類添丁。
庭前飛舞楊花白,檐下啁啾竹葉青。
雙尾鹽魚供學究,一肩烏彘薦先靈。
持家本系家翁主,婦女煩言未便聽。
浪出慚何益,深居悔已遲。
積憂□□□,□□定非癡。
暗事人能料,幽懷世不知。
叩門有斯客,急以酒澆之。
島上田橫客,夷門古嗇夫。吹簫劍影壯,擊筑酒聲粗。
巉刻青龍杖,森茫金仆姑。手寒知袖短,天下一庸儒。
詎知三古后,借劍有專諸。柳市袁絲侶,圯橋黃石書。
藏身測虎卜,蟄性伺龍攄。戰血哭歌地,昆吾東戶初。
茶花梅蕊自紛飛,小圃身如坐翠微。
不定陰晴天欲倦,何方燕雀晚知歸。
王孫歲歲懷芳草,侍女朝朝倚繡幃。
見說畫眉人且近,湘山如黛未應稀。
珍珠箤索流蘇帳。翠衾蕤枕愁相傍。輾轉不成眠。飛花香滿天。
闌干紅屈曲。露滴娟娟竹。螢火隔簾青。錯疑燈一星。
夜深默坐愁如海。月華皎皎流光彩。帶影下閑階。涼花含露開。
銅荷紅蠟淚。漏轉渾無寐。何處白云峰。悠然度遠鐘。
涼飆瑟瑟蘆飛雪。愁連一片關山月。相對不勝情。長空雁字橫。
井梧飄落葉。蟲語鳴凄切。此調葉清商。做成今夜涼。
曉星脈脈疑私語。荷塘露漬香如許。殘月下庭梧。云痕澹欲無。
微波詞漫托。寶鏡開妝閣。妝罷自沉吟。隔簾環佩聲。
長安酒旗紅刺日,少年半死邯鄲瑟。三月飛花何太疾,慶卿被發悲且歌。故人相遇不盡飲,明日單車愁奈何。
鄉里小兒愛兒戲,丈夫胡為亦如此。頭顱四十可知矣,銅池池上南風微。庾公無金但袖手,何人贖取太真歸。
劉郎壁立無擔石,少年場中逞顏色。袒跣豪呼眾辟易,彭城有客亦摴蒱。乾坤一擲分梟盧,區區百萬何為乎。
內仗朝初退,
朝曦滿翠屏。
硯池渾不凍,
端為寫蘭亭。
西城落日半輪明,
浴罷衣裳一倍輕。
玉宇風來歸鳥急,
火云銷盡綠云生。
西風吹淚黯江云,再過南園不見君。
夙昔相從脩社事,他時誰可定吾文。
平生鴆酒原難喻,絕世蘭膏竟自焚。
太息橫流滿滄海,遑論堅白日紛紛。
走遍環球西復東,
莼鱸歸隱臥吳淞。
可憐一副傷時淚,
灑盡吞花臥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