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詩贈林翁翁字粵夫每醉談忠孝事則氣見于須義生于齒
島上田橫客,夷門古嗇夫。吹簫劍影壯,擊筑酒聲粗。
巉刻青龍杖,森茫金仆姑。手寒知袖短,天下一庸儒。
詎知三古后,借劍有專諸。柳市袁絲侶,圯橋黃石書。
藏身測虎卜,蟄性伺龍攄。戰血哭歌地,昆吾東戶初。
島上田橫客,夷門古嗇夫。吹簫劍影壯,擊筑酒聲粗。
巉刻青龍杖,森茫金仆姑。手寒知袖短,天下一庸儒。
詎知三古后,借劍有專諸。柳市袁絲侶,圯橋黃石書。
藏身測虎卜,蟄性伺龍攄。戰血哭歌地,昆吾東戶初。
您就像島上追隨田橫的義士,又如夷門的侯嬴般的古賢。吹著簫,身旁劍影顯得更雄壯;擊著筑,酒肆中聲音粗獷豪邁。您手持刻有青龍的拐杖,腰配森然的金仆姑箭。手冷了才知袖子短,可別把自己當成天下的庸懦之人。怎知在遙遠的古代之后,還有像專諸那樣借劍行義的豪杰。您有柳市袁絲那樣的好友,還讀過圯橋黃石公傳下的奇書。您像測虎一樣藏身等待時機,蟄伏的本性等待如龍般施展。那曾有戰血、有人哭歌的地方,就是昆吾開啟東方之門的初始之地。
田橫客:秦末田橫的門客,田橫自殺后,其五百門客也隨之殉義,這里借指忠義之士。
夷門古嗇夫:指戰國時夷門守門人侯嬴,他曾為信陵君出謀劃策,是有智謀的賢士。
金仆姑:箭名。
專諸:春秋時吳國勇士,為公子光刺殺吳王僚。
袁絲:即袁盎,西漢大臣,為人敢直諫。
圯橋黃石書:指張良在圯橋得到黃石公傳授的《太公兵法》。
測虎卜:比喻等待時機。
昆吾:傳說中的古部落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動蕩或不平之事,詩人結識了林粵夫這樣有忠義之心、常談忠孝之事的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林粵夫的敬意和對俠義精神的弘揚。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林粵夫的忠義俠義精神。其突出特點是大量用典,使詩歌內涵豐富、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對傳統俠義文化的傳承和推崇。
清韻連翩如集鳳。箋稱金華,似帶瓊樓凍。睡里呼婆春是夢。青蕪又促東皇鞚。
仙蝶何堪詞意重。灑翰親書,信使更番送。秉燭須游良夜共。曉鐘漸裂群山縫。
霰集柏杉霏靀松,瓦冰鐫畫葉柯葩。密移裁化鐘纖巧,梁苑詩盟斲句佳。
墨跡扶疏凍未消,奇蹤印紙鏤刊雕。花宜道韞吟鹽絮,壓倒劉叉冰柱謠。
兄在城中弟在外。
弓無弦。
箭無栝。
食糧乏盡若為活。
救我來。
救我來。
柔條還自立
絕色所不斗
昂然氣格高
下視群卉陋
池上晚冥冥,
采芳人獨醒。
野煙濃抱樹,
寒水暗搖星。
獨立已無偶,
行歌誰與聽。
寒來更蕭瑟,
鴻雁滿前汀。
紛紛車馬向城間,
盡入朱園看牡丹。
獨有東家林下竹,
更無人去扣門看。
秋蛩啼草垣,林葉下茅屋。
北窗夜篝燈,涼飆扇修竹。
幽人自履坦,常詠往賢錄。
更殘石泉鳴,月落霜煙綠。
冥搜別有懷,豈為干千斛。
聯翩冠蓋盛豪華,
里號鳴珂世共誇。
卻解虎符辭玉篆,
來隨漁父泊鷗沙。
游絲牽盡風前絮,
逝水流殘雨后花。
試問仙蹤指天際,
十洲三島是君家。
贛水經年厭旅游
鄉山此日且遲留
便從聽雨當懸榻
即免看云戀去舟
落拓田園聊自適
沉酣文字復何求
高懷況有曾公子
說劍論詩百不憂
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展翅奔騰六合云,摶風鼓蕩四溟水。
錢塘風掠水潺湲
楊柳橋西又北灣
紅映數重村口樹
青浮一點隴頭山
據鞍愁向武溪過,
六十成翁笑伏波。
矍鑠吾今加一歲,
未逢衣絳恨如何。
幾年冠豸肅清朝,拜命寧辭萬里遙。
星逐使軺臨百粵,霜飛繡斧下層霄。
桄榔綠暗蠻煙凈,荔子紅酣瘴雨消。
前路若逢相識問,為言華發已蕭蕭。
紗窗曉。杜宇數聲聲悄。真個不如歸去好。天涯人已老。
欹枕欲眠還覺。猶有青燈殘照。謾道惜花春起早。家山千里杳。
一曲棲梧人嘆鳳。感逝傷春,墜墨凄煙凍。明日黃花成蝶夢。遐心不縶逍遙鞚。
回首丘山前案重。語業難消,擔把藏鉤送。窈窕風懷邀月共。閑情誰覓淵明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