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娑巖下薄暮乃歸得詩五絕以紀其事 其三
巖下留連且盡歡,不知紅日半銜山。歸時林壑風煙暝,賴有昏鴉相伴還。
巖下留連且盡歡,不知紅日半銜山。歸時林壑風煙暝,賴有昏鴉相伴還。
鴛鴦樓角黃昏雨。聽斷續、細腰香杵。鴛枕冷冰蠶,檐外風鈴語。
蕭郎今夜蘭臺去。偏無賴、三通譙鼓。紅淚點羅衣,銷黦難尋麈。
陰池流活活,獨樹鑒青冥。
曝日魚方懶,酣林鳥乍醒。
山僧來借榻,石幾共陳經。
忽到新潮水,潺湲倚檻聽。
以余常依止,于爾可當歸。
選石安茶灶,借欄掛衲衣。
看經閒月上,施食野禽稀。
不必扃前戶,從無人款扉。
錦帆開浪逐霞飛,
紳庶爭迎頌德威。
皖豫疊經匡節鉞,
杭湖猶思駐旌旂。
民生多賴同甘苦,
家計何心論瘠肥。
感格真誠天眷久,
近來福壽似公稀。
徹夜潺潺雨損眠,一杯濁酒瘴江邊。兵戈客路中秋節,月亦流離不得圓。
未能殺賊愧匡時,漂梗何妨任所之。我比謫仙差有幸,夜郎身竄共妻兒。
天以伊皋生百越,
力回堯舜作開元。
波濤漏網魚龍活,
日月無光螮蝀昏。
一自漁陽鼙鼓起,
九重方憶老臣存。
幾輩獻花朝石像,
幾人酹酒吊城樓。
總因見月心多事,
何似藜床一覺休。
不見吾子十年矣,子來遠渡西江水。拜子顏色為子歡,遂能解脫了生死。
憶昔追隨全盛日,破壁短檠同吮筆。規模賈董公孫書,指點云煙酣六籍。
其時吾師楊長公,同里沈陳俱勁敵。與叔胡生三十強,摩空作賦徐庾匹。
各各心矜吾子賢,退讓不敢齒行立。子家簪纓床滿笏,群從諸郎廟廊屬。
子獨游跡掃朱門,滄桑彈指逃空谷。賢者所為不可測,學孔學釋非兩截。
大地應須截鐵人,能穿虎豹探龍穴。往事陳言空浩浩,選佛歸來年尚少。
老大還念嫁時裳,我為子語子應笑。三生石上靈巖山,欲得從君覓領要。
得恁么自在,得恁么快活。
古廟當叢林,撈波作衣缽。
腳頭到處江天闊。
赤手立生涯,都盧一個蝦。
不從江里得,樹上摝將來。
山僧伏虎后,無虎亦無僧。
古雪看人跡,明星是佛鐙。
烏呼千澗月,猿嘯萬年藤。
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大兒才八歲,見鯉學緘詞。詎識冥鴻性,彌深舐犢悲。
但能長傍母,不必更尋師。莫似而翁傲,飄飄云水期。
秋色滿天地,
君從何處來。
風塵趨走日,
淮海轉輸才。
驥足空余子,
燕山有舊杯。
相逢心款款,
離合兩裴回。
相知思命駕,
見教每書紳。
咫尺去無路,
奮飛嗟此身。
貪廉雖異操,
出處幸為鄰。
肯笑劉郎病,
前頭萬木春。
鮑郎山前煙雨昏,
疏燈小市愁偏門。
上船初發十字港,
鼓棹忽過三家村。
孤鸞對鏡空自感,
老龜支床何足論。
但愿諸公各戮力,
上助明主憂元元。
迂拙原非軍旅才,銜恩扶病又登臺。
機宜赤崁曾親授,報稱丹忱未敢灰。
望冑三年群志洽,歌鐃五月捷音來。
近聞全海臻安定,嶺上梅花祝嘏開。
少年白晰恨君初,燒燭開尊燕坐馀。
若個風流稱地主,撩人歌舞亦吾廬。
層城雨過千峰出,短檻花搖半月虛。
明到揚州定相憶,錦帆春水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