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分道揚鑣
拼音:fēn dào yáng biāo
注釋: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同義詞:背道而馳 、分路揚鑣 、風流云散
反義詞:白頭偕老 、并駕齊驅 、并肩前進
例句:["1. 從此我跟你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2. 天下無不散筵席,我們在此分道揚鑣,互道珍重吧!","3. 自從我跟他在花蓮車站分道揚鑣以后,就沒他的音訊了。","更多句子 ++"]
出處:《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印證:["1.《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吃了一頓中飯之后,各人穿各人的長衫,和秦、王二人分道揚鑣。」","2.《唐宋詩醇.卷九.襄陽杜甫詩一.序》:「自元微之著論,始先杜而后李,顧其所以推尊子美,只就詞調、格律言之。則太白之分道揚鑣者,固自有在此。徒以詩言詩,而未探夫作詩之本,宜論者多有異同也。」","3.《書畫譜.卷六七.跋黃庭堅墨蹟后》:「至所作行書,剽去姿媚,獨存風骨,直欲與蘇軾分道揚鑣,不肯俯循其轍間。」","4.清.范家相《詩瀋.卷二.詩序四》:「舍序言《詩》者,始於蘇穎濱,甚于鄭夾漈、王雪山,而朱子因句詆而字駁之。嗣是以后,或信或否,又分道揚鑣,不可勝紀矣!」","5.清.查慎行〈酬別許陽谷〉詩:「方今儕輩盛稱詩,萬口雷同和浮響。或模漢魏或唐宋,分道揚鑣胡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