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顛撲不破
拼音:diān pū bù pò
注釋:顛:跌;撲:敲。無論怎樣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論學說完全正確,不會被駁倒推翻。
同義詞:不刊之論 、不易之論 、滴水不漏
反義詞:不攻自破 、不堪一擊 、大謬不然
例句:["1. 達爾文的進化論至今仍舊顛撲不破。","2. 莊子的寓言故事蘊藏著許多顛撲不破的人生哲理。","3. 地圓說屢經檢驗而顛撲不破,如今已為世人所公認。","更多句子 ++"]
出處:《朱子全書·性理三》:既能體之而樂,則亦不患不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不破,絕滲漏,無病敗耳。
印證:["1.宋.朱熹〈與張欽夫書〉其二:「明道先生曰:『既能體之而樂,則亦不患不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不破,絕滲漏、無病敗耳。」(源)","2.清.浦起龍《史通通釋.卷二.世家》:「乃悟世家二字,千古唯孔氏顛撲不破。」","3.清.梁章鉅《楹聯叢話.卷四.廟祀下》:「潮州雙忠祠,祀張、許二公,聯云:『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本色語,顛撲不破。」","4.《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順了他的口風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地義,顛撲不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