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大惑不解
拼音:dà huò bù jiě
注釋: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同義詞:百思不解 、不知所以 、茫然不解
反義詞:洞若觀火 、頓開茅塞 、恍然大悟
例句:["1.我看你是大惑不解,居然不能體會人家對你的關心。","2.他今天這種異常的舉動,連他的妻子都感到大惑不解。","3.他本來是個很冷靜的人,今天卻如此沖動,令人大惑不解。","更多句子 ++"]
出處:《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印證:["1.宋.陸游〈與趙都大啟〉:「伏念某下愚無知,大惑不解,罪宜永斥。」","2.宋.員興宗〈謝差遣啟〉:「誦言至止,念德在茲,如某小智自私,大惑不解。蓋當益堅而當益壯,懼輕招辱而輕招憂。」","3.清.黃宗義〈阿育王寺舍利記〉:「嗟乎!即舍利亦復何奇?而況於偽為者乎!彼沾沾其神異者,可謂大惑不解矣。」","4.《聊齋志異.卷五.土偶》:「女初不言;既而腹漸大,不能隱,陰以告母。母疑涉妄,然窺女無他,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