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自作自受
拼音:zì zuò zì shòu
注釋: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倒霉。
同義詞: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磚砸腳 、咎由自取
反義詞:嫁禍于人 、自慚形穢 、自得其樂
例句:["1. 害人必害己,終究得自作自受。","2. 眾叛親離,完全是我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3. 這是他自作自受,老天要處罰他,不值得同情!","更多句子 ++"]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僧問金山穎:‘一百二十斤鐵枷,教阿誰擔?’穎曰:‘自作自受。’
印證:["1.《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期(欺)凌三寶。自作自受,非天與人。」(源)","2.《五燈會元.卷五.投子大同禪師》:「汝諸人變現千般,總是汝自生見解,擔帶將來,自作自受。」","3.《水滸傳》第二回:「若是打折了手腳,也是他自作自受。」","4.《醒世恒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強得利看了,自也不信:一生不曾做這折本的交易,自作自受,埋怨不得別人。」","5.《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你自作自受,你干壞了事,走失了丹,是應得的,沒處怨悵。」","6.《紅樓夢》第五一回:「他早起就嚷不受用,一日也沒吃飯。他這會子不說保養著些,還要捉弄人。明兒病了,叫他自作自受。」","7.《文明小史》第六回:「且亦曉得黃舉人平時為人,屢勸不聽,如今果然鬧出事來,這是他自作自受,旁人莫可如何,相與嘆息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