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作壁上觀
拼音:zuò bì shàng guān
注釋: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同義詞:高高掛起 、隔岸觀火 、冷眼旁觀
反義詞:拔刀相助 、見義勇為 、躡足其間
例句:["1. 觀棋局宜作壁上觀,不宜動口和動手。","2. 對於你們的爭論,我們都插不上嘴,只能作壁上觀。","3. 你別怪鄰居作壁上觀,實在是因為清官難斷家務事啊!","更多句子 ++"]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印證:["1.《全閩詩話.卷一二.建灘》引《榕陰詩話》:「水從排空來,鐵梢不可攔。有時千百丈,掣電飛云端。……舟子力難恃,應變須神完。倒纜挽逆篙,如作壁上觀。」","2.清.高宗〈斗蟋蟀〉詩:「甘芻好飲供其腹,豪氣凌秋喙爪速。是時晶陽照華屋,兩童角勝誰輸服。乘閑偶作壁上觀,沙場不見戈戟攢。」","3.清.陸玉書〈諭訟師〉詩:「可憐家業已傾敗,訟牒勾稽還未艾;訟師偏作壁上觀,心在局中身局外。」"]